字词 | 王季思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王季思1906—1996浙江温州人 王季思
王季思
王季思1906——學名起,字季思。浙江温州人,1906年 (清光緒三十二年) 生。幼年從塾師就讀。1919年入浙江第十中學讀書。旋被迫退學,轉入瑞安中學。1925年考入南京東南大學中文系。1929年畢業後,先後在浙江、安徽、江蘇三省任中學語文教師。1941年在浙江大學龍泉分校任教。1948年任廣東中山大學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1953年3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翌年參加中國作家協會和中國劇協。後任廣東中山大學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廣東省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副主席,民主同盟廣東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並被聘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大百科全書戲曲卷分編委副主任。著有《越風》 (詩集)、《西厢五劇注》、《新紅集》、《玉輪軒曲論》、《王季思詩詞録》、《中國文學史》 (與人合作)、《中國散曲選》 (與人合編)、《中國十大古典喜劇》、《中國十大古典悲劇》(與人合編) 等。 共2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故人隔海相望,举杯如见钟山月。 乱云散尽,山河表里,清光四澈。 桃渡联吟,长桥买醉,素娥能说。 问当年俊侣,海桑三见,几人保、如霜发。 翘首航天一叶,想银河今宵可涉。 碧落无声,双星在望,天容全别。 哪有人间,盈盈一水,长教隔绝。 待他年此日,三方高会,庆团圆节。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肇庆七星岩,兼有杭州西湖、桂林阳朔之胜,粤省教工疗养院在焉。一九五六年暑假曾结伴来游。中经“文化大革命”,胜迹颇多破损。现又定为全国旅游重点区,加快建设。今年八月中旬,偕诸同志重游故地,赋此志感。 海山仙阁茫茫,人间自有埋忧地。 炎威不到,凉飔初过,一襟如洗。 古洞寻碑,老坑访砚⑴昔游曾记。 怎江山未换,风云忽变,黄流溢,天阍闭。 回首瞿然一梦,话沧桑不须雪涕。 旅游胜迹,他年会见,琼楼四起。 星岛妖姬,金山俊侣⑵,阑干同倚。 待玉轮东上,乱云散尽,看西山翠。 共1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市声不到,晓钟未动,渡水闲云几朵(瞿)。 滩前滩后浪如山,正昨夜雷湾雨过(季)。 烟岚照眼,水风散发,佳处容人并坐(季)。 若教吹笛到银河,料应有双星识我(瞿)。 共1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风叶鸣阶砌。 布被生秋意。 梦短宵长,愁深醉浅,恁般滋味。 更锦屏璧月不留人,忍江山双泪。 几度挑灯起。 花影犹沉睡。 眠食关心,也应瘦损,谢娘眉翠。 待寄书说与莫相思,早相思满纸⑴。 共1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枝头梅蕊传芳信。佳期约在元宵近。 明月好姻缘。欲圆还未圆。 婺江花似雾。双楫迎人去。 一曲两同心。闲愁不许侵。 共1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潮回暂落吴江水。 尖团一时俱起。 泽畔横戈,泥中拥剑,喷沫都成毒气。 秋风渐厉,看汝辈横行,为时能几。 竹篓禾绳,元凶行见并头死。 玻杯兴来高举,劈双螯一盖,连称快意。 海市烟消,蜃楼泡灭,玉宇澄清无际。 豪情万里,正月到天心,潮生眼底。 料得明朝,丰收歌四喜(指四个现代化。)。 共1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猿臂当年,志期北出飞狐口。 燕云定后。 回辔清关右。 一著儒冠,心事成孤负。 春归久。 垂杨生肘。 闲却穿杨手。 共1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一九七三年夏,自遵义至重庆道中。时西南久旱,车中时见水泵、天槽,引水上山灌溉。 四面晴岚接翠空。 北行车过万山中。 山湾厂屋露重重。 提挈天河驱旱魃,凿通铁岭走长龙。 西南跃进显英风。 共3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戊辰正月八日,偕声越、古香游金华北山。时萧山不守,警报频仍,迂道渡双溪北行,辗转始达。 晓山青。 带疏林远水,图画展银屏。 野渡舟回,严城集散,沙际人语零星。 路回处、寒泉溅玉,渐好景迎我叩岩扃。 曲径蜗旋,翠亭鹤峙,呼侣同登。 深洞何年仙去,剩双龙宛若,石骨犹腥。 涧户移营,芝田牧马,时事猿鸟都惊。 黯凝望、归云送目,待唤起风后为扬舲。 咫尺钱塘,断魂谁问西兴⑴。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一九六〇年十月,在广州观越南嘲剧《神水瓶》演出。剧演越南农民三哥和三嫂勤劳度日,相爱相亲,感动龙王,在梦中赐他神水瓶。他把瓶里的水撒到葱田里,长的葱又高又大。三嫂用瓶水浇身,也变得美丽动人。三哥在三艘上集时把她的像画下来给自己看,不意这像给一只老鸦衔到王宫里去,无道的国王派使者按图大索,把三嫂抢回宫中,强封为皇后。三嫂怀念三哥,终日不言不语,直到后来,她遇见了卖葱的三哥,凭人民的力量,杀死了昏王奸相,才开颜一笑。我国《左传》里说楚王灭了息国,杀了息君,把息夫人(即息妫)抢了来,息夫人也一直不说话。后来唐玄宗时的宁王,霸占了饼师的妻子,她怀念饼师,一直闷闷不乐,诗人王维在宁王座上为她写了一首诗:“莫以今时宠,而忘昔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就是拿息夫人来比儗她的。可是向来有些封建文人,不责楚王的凶残,反责息夫人的失节,把她封作桃花花神(我国文学里习惯以桃花象徵轻薄),且有“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之句。象息夫人、饼师妻这样动人的故事没有被搬上我国戏曲舞台,我想是跟这些封建文人的观点有关的。看了《神水瓶》,既惊喜于越南嘲剧的艺术成就,复有感于息夫人、饼师妻的故事,为赋此词。 豆花鲜。 正当头鹊噪,绿树护葱田。 三嫂挑篮,三哥锄地,勤劳同过年年。 画图里含情欲诉,怎相看不语只嫣然。 何处惊鸦,飞来横祸,隔断山川。 子规夜啼残月,叹三哥不见,但见寒烟。 宁府诗成,楚言梦醒,伤心一例难言。 算只有人民世纪,为情天平尽不平天。 谁为息妫翻案,谱入歌弦。 (词)近现代·王季思 小银屏。 画回廊几折,依约旧曾经。 草草杯盘,愔愔节序,花底尊酒同倾。 乍门外、东风撼屋,是谁与呼起醉魂灵。 路转溪桥,曲传村鼓,残梦初醒。 还是太平天下,看千星照镜,一色春灯。 狗马喧阗,鱼龙跋扈,谁念游子宵征。 想今夜、闺中对月,早红袖偎暖翠窗棂。 甚日归来,解鞍诉与离情。 共3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芭蕉展大叶,晴陌木棉飞。 荔枝红映江岸,南国正芳菲。 自有粤山粤水,那见工农如此,意气吐虹霓。 劳动创新业,奴隶发英姿。 跨东桥,迈大道,转西堤。 经过六二三路,万臂一时挥。 放眼五洲四海,多少英雄兄弟,赤手搏鲸鲵。 阶级未消灭,众志岂能移⑴。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苏联国家大剧院芭蕾舞团在中山纪念堂演出。其中《仙女们》舞曲所创造之轻柔静好境界,给人印象尤深。既归康乐园,辗转不能成寐,于枕上成此阕。我国道家以“大罗天”为神仙最高境界,上有五色云气,下有七宝楼台,不过幻想。今天我们正在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并要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使世间真有“大罗天”,固当高步俯视也。 疏林落黄叶,曲涧泻流泉。 千山浩然风露,月色淡如烟。 此境何人曾到,但见群仙来去,玉趾点琴弦。 纱裙云朵朵,粉翅蝶翩翩。 萧邦曲,芭蕾舞,两空前。 诗情画意难到,妙处为君传。 为问神仙何在,但在人间好处,真美发光鲜。 努力从兹去,高步大罗天。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一九七八年元宵节,在广州作协诗歌创作座谈会上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词传诵近千年。当时轼年不满四十,已有“我欲乘风归去”之叹,未免颓唐。我今年逾七十,精力渐衰,词笔何能及前人,但胸中自有境界,不妨借旧调写新词,为祖国培养新人勉自振拔。 明月几时有,何必问天公。 山河大地初见,月已照长空。 人自悲欢离合,月自阴晴圆缺,今古两难同。 月是旧时月,人世换新风。 斟清茶,赏佳节,且从容。 乱云眼看散尽,银海涌珠宫。 多谢嫦娥相顾,我已不能起舞,词笔亦难工。 但愿人长好,勉励事春红。 共4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神弦社鼓。 急景催年暮。 梦向荒江寻断句。 行到小桥边住。 晓来冷雾封山。 长眉谁斗弯环。 领取玉奴一笑,出门春满人间。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一九五九年二月,得波多野太郎教授来书,痛恨日本反动集团的企图修改“安全条约”和攻击社会主义国家,并以在今年十月份《书报》上发表的庆祝我国建国十周年的通信见寄。文末云:“东海、珠江,一水相通。我在这里打开绿芜书屋的窗子,就象看见你在珠江南岸的研究室一样。希望早日恢复两国邦交,在落英满地的长堤上,共举友谊之杯。”意甚可感,赋此寄之。 绿芜书屋。 想象人如玉。 一夜飞廉去滕六。 几处冰山濯濯。 何年踏浪相看。 一尊同罄清欢。 帘卷樱花似海,东风吹尽馀寒。 (词)近现代·王季思 辛勤浇溉,浇出花如海。 摘取一枝红可爱,让与浇花人戴。 花农摇手频辞:“同心爱护花枝,待得繁花过后,满园玉润珠辉”。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癸未清明,偕声越往游昴山白云庵。山中候迟,野棠初花。折一枝供帘下,静对读《吴骚》一卷,明日遂携与俱归。《吴骚》录杨升庵别萧楚云散曲一套,词情绝美,因戏及之。 风帘低亚。 顾盼娇难画。 客里相逢人未嫁。 一卷吴骚翻罢。 来朝谁护芳菲。 灯前和影依依。 携取楚云归去,免教红泪沾衣。 共5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谋尽群雄诚谅,功先诸将徐常。 山河百二庆重光。 开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 琐尾诗中岁月,子规声里家乡。 沉吟谁与护南疆。 贪看石门山色,不知过却斜阳⑴。 (词)近现代·王季思 开罢中央三日会,四山晓色苍然。 曈曈日出彩云间。 驱他浓雾散,春意满人寰。 主席当年留宿处,床头电话犹悬。 风灯想象照无眠。 前人艰苦业,永与后人传。 (词)近现代·王季思 墓顶红星高照,墓门苍柏参天。 雄关血战想当年。 呼声震峡谷,劈刺动层峦。 白帕缠头苗寨妇,赶场今过山前。 背筐儿女自甜眠。 翻身来不易,饮水要思源。 (词)近现代·王季思 一角山楼尘不到,灯窗记伴维摩。 夜阑风雨起龙柯。 群魔从嚄唶,老子自婆娑。 三宿归来惊劫换,眼前一片烟波。 华年心事两蹉跎。 待招鸾啸客,和我凤兮歌。 (词)近现代·王季思 斗草阶前春去,落梅笛里眉颦。 梦中情事几分真。 枕痕伤别泪,灯影隔花人。 锁恨重楼寂寂,酿愁细雨纷纷。 子规啼血到黄昏。 如何三月尽,犹有未销魂。 共9首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严昭编次其姊慰冰的诗词为《南冠吟草》,是慰冰被囚秦城监狱中的血泪控诉,读后感赋一阕。 读罢《南冠草》。 为慰冰铮铮铁骨,泪沾衿抱。 黑狱沉沉不见底,长日如临冰窖。 更虎豹当关咆哮。 九死一生终不悔,只哲人零落萦心窍⑴。 喷齿血,抗强暴⑵。 十年浩劫人妖倒。 有几人临危不惧,坚持节操。 伏虎除妖终有日,四海同声欢笑,又重见春光照耀。 一卷吟笺志节在,是人间血泪凝成稿。 凭毅魄,宏诗道。 (词)近现代·王季思 一病连三月。 梦惊回,群魔乱舞,残星明灭。 谁与先生传好语,帘外啾啾唧唧。 是双燕飞来海阙。 岂有人间成长夜,渐海东霞起蒸天赤。 青山在,青林出。 十年前事宁堪忆。 有多少沾巾儿女,一朝诀绝。 谁信蛾眉螓首里,有此崚嶒风骨。 敢戟指璇宫妖孽。 独为元勋悲早逝,摘青松翠竹标高洁。 长相勉,霜筠节⑴。 (词)近现代·王季思 ① 文天祥封信国公,祠在温州瓯江江心孤屿。 乍举横江楫,依稀见迎风裙衩,凌波罗袜。 劫外何来方丈地,迥与红尘隔绝。 容尔我双双拜谒。 南渡兴亡如梦去,峙中流剩此残碑碣。 家国恨,何事歇。 海枯石烂情难灭。 算人间君臣儿女,由来一例。 夹径松篁交翠影,想象霜筠雪节。 更双塔巍峨相接。 各有千秋心事在,对灵祠未忍匆匆别。 指江水,誓同穴。 (词)近现代·王季思 玉汝何时醒。 可还能开帘约月,回腰照镜。 罗袂生尘花失艳,眼角啼痕空莹,再不见双眸炯炯。 撷取人间无限恨,向情天一现惊鸿影。 身与世,两难问。 十年踪迹嗟萍梗。 况高堂桑榆境迫,须人定省。 谁识银灯光照处,颦笑都存至性。 漫只赏歌清妆靓。 谣诼蛾眉何处诉,恨颠风一夜吹春冷。 天不管,儿女命⑴。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罗忼烈教授邀游香港浅水湾,时中东战事又起,下片因及之。 浅水湾头路。 恰新晴、嬉春士女,花团锦簇。 山上欢呼情人节,山下求神拜佛。 喜渐见中西同俗。 借问神宫修何行,剩此心不动如枯木。 神不答,但瞑目。 人情乱久思平复。 看枝头、鸣春娇鸟,似歌丰乐。 海色苍茫奔眼底,想见万灵起伏。 更鬼伯蛮君况逐。 安得天吴移海水,把海湾战火一瓢沃。 归去也,三杯足。 (词)近现代·王季思 一夜倾盆雨。 梦回时、天惊石破,恍闻天语。 炼狱沉沉妖焰息,火凤腾霄飞去,看双翼抟风搅雾。 彩练横空霞散绮,是呕心吐出回天句。 长爪辈,何须数。 谢池草色曾同赋。 问当年雷湾雪浪,联吟记否? 出塞哀歌删不尽,又听山阳哀曲,空怀想浣溪花树。 闻道锦江春色好,想吟魂长绕巴东路,孤山鹤,休回顾。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一九七九年春节前夕,喜读《天安门诗钞》。适温州友好来函,邀请回乡讲学,赋此答之。今年是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当时提倡科学与民主,分别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我正在温州中学学习,组织诗社,试写新诗。四害横行时,温州是重灾区,教育战线深受破坏,现已逐步恢复。 六十年间路。 有几番惊涛骇浪,横风暴雨。 德赛两生何处去,五四还来四五。 看华表花环高簇。 终是青年意态好,天安门又见义旗举。 英杰在,谁敢侮。 池塘春草题诗处。 叹年来荷枯柳败,纵横狐鼠。 霹雳一声严寒去,红萼一枝先吐。 又渐见绿阴生树。 鬼叫狼嗥能几日,有人民哪得无民主。 春正好,休回顾⑴。 (词)近现代·王季思 词苑论交谊。 最难忘幼安奇节,龙洲豪气。 酒后狂言惊四座,白眼看人一世。 偏许我忘年知己。 燕市悲歌谁击节,枉抛残湖海英雄泪。 壶玉缺,壮心碎。 回首长安何处是。 忍重看江山半壁,依稀天水。 三月东风吹海蹙,想见中原万骑。 问记否西城题字。 快意铅刀期一割,倚南天长剑宁终弃。 君行矣,我且至。 (词)近现代·王季思 序:其芳同志今年六月来信,说因心绞痛大发,送医院抢救才缓解。目下已不能做研究工作,今后想出去走走,也许对身体有好处。我复信盼其来粤。遽闻噩耗,不胜悲悼。抗日战争期间,其芳同志曾随贺龙元帅至冀中。解放战争期间,又任朱总司令秘书,在冀中作战。下片因及之。 闻讯惊魂断。 展来书低徊反复,似闻慨叹。 为道新痊心力弱,长日何堪伏案。 待收起明窗笔砚。 北顾太行南眷粤,仗江山为洗吟眸倦。 书空把,人难见。 当年跃马从征战。 为天兵飞书传檄,冀中踏遍。 此去重霄应抖擞,重见旌旗十万。 正天阙高张云幔。 为庆人间除四害,想元戎解甲方酣宴。 歌金匾,劝金盏⑴。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13—原名王起,字季思。笔名有小米、齐人、梦甘等。浙江永嘉人。大学时期得到吴梅的指点,开始研究元杂剧和明清传奇。1933年左右在南京《中央日报》发表多幕剧《奇耻大辱》。1938年在金华《东南日报》发表新诗。以后致力于乐府和民歌体诗的创作,有《越风》(金华国民出版社1940年版)和《翠叶庵乐府》(未刊印)两集,内容多揭露国统区的黑暗现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941年任教于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并整理出版了《西厢五剧注》。建国后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等,曾与人合作出版《中国文学史》、《评注聊斋志异选》等多种著作。 ☚ 王辛笛 王独清 ☛ 王季思戏曲评论家。1906年生,浙江省温州市人。1925年,入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历任浙江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及中文系主任。主要著述有《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玉轮轩曲论三编》、《玉轮轩曲论新编》、《西厢记五剧注》、《新红集》、《王季思诗词录》等。此外,1962年与游国恩等共同主编《中国文学史》。1980年,主编《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和《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