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烟草栽培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烟草栽培史history of tobacco cultiva-tion

烟草原产美洲,是一种古老的嗜好品作物。在中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美洲烟草于16世纪传入欧洲,16世纪中、后期到17世纪前期先后由南北两线引入中国。南线大致由吕宋、琉球,经台湾、福建、广东而入内地;北线则由日本经朝鲜传入东北,再入内蒙古等地。中国最早明确记载烟草的文献是明代张介宾的《景岳全书》,书中说:“此物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烟草引入后,又有淡巴菇、相思草、金丝烟、芬草、返魂烟等别称。
烟草引入初期,主要作药用,后又成为大众的嗜好品,具有兴奋祛瘴、攻毒驱寒等功能,史称吸之“令人通体俱快,……终身不厌”。故明清以来颇受重视,发展很快。到17世纪前期已“处处有之,不独闽矣”。甚至“山陬海澨,男女大小,莫不吃烟”。虽然有人已发现它有“火气熏灼,耗血损年”的害处,且已产生与粮争地的矛盾,明清间曾经屡下禁令,但却屡禁不止,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18世纪后期,各种名烟及其集中产区应运而生。如衡烟(出湖南)、蒲城烟(出江西)、油丝烟(出北京)、青烟(出山西)、兰花香烟(出云南)、奇品烟(出浙江)、水烟(即尖烟,出甘陕)等。19世纪前期,专营者仅山东济宁就有6家,经营额约达白金200万两,从业工人4000余名。
烟草在江南于春初播种育苗,苗成移栽,栽前㔉地作好畦畛,每穴1株,株行距1~2尺。后又总结出“种烟当以砂山为上,土山次之,平地又次之,田土为下”和高畦、宽行、深沟、浅灌及以油饼为肥料的先进经验。为了促进烟草主茎生长及营养集中于叶部,使叶厚大,先民每于烟苗盛时,截去顶穗,并剪除叶间的傍枝,“勿令交揉”。采叶时以日中一二时为佳,随时暴干。其法:将叶摊于竹帘上铺平夹缚,向日晒之,翻转数遍,以干为度。到19世纪后期,南方稻作区的春烟改冬烟试种成功,这就为解决稻烟争地拓宽了途径。
20世纪以前,中国烟叶主要是经日晒、晾干后,再加工炮制成烟丝销售,故称晒烟或晾烟、炮烟。1890年美商老晋隆洋行开始向中国倾销“洋烟”(或称香烟、纸烟、卷烟等);1902年“英美烟草公司”又在中国成立,并先后在上海、汉口、沈阳等地设厂大量生产香烟,因而引起中国烟草业的新的变化。从1900年起,美商就在台湾试植美国烤烟新品种,后几经辗转试验,终于选定了安徽凤阳、河南许昌等地为较理想的烤烟产区。随着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抵制“洋货”运动的高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在上海创办了烟厂,并在青州等地推广烤烟新品种。从此豫中、皖北和鲁中三大烤烟基地逐渐形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