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烟苗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烟苗季 烟苗季长篇小说。周文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10月出版。分上下两部。写川康边区军阀队伍内部为争夺禁烟委员肥缺而展开的一场曲折斗争。烟苗季节将到,司令官将任命禁烟委员的消息传出以后,接着以旅长为一方和以参谋长为另一方立即展开了一场角逐。最后双方由明争暗斗到相互暗杀,导致一场血战,而遭殃的却是四周的百姓和无辜的士兵。作品生动地揭露了四川旧军阀上层钩心斗角的丑恶内幕,充分暴露旧军阀的腐败。作者以个性化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刻画了性格外露、昏庸无能的旅长和阴险狡诈、性格多疑的参谋长。全书只写三天内发生的事件,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 我这一辈子 大波 ☛ 烟苗季 烟苗季长篇小说。周文著。前部写于1936年9月19日,后部写于1937年5月30日。1938年5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 ☚ 北运河上 大地的海 ☛ 烟苗季 烟苗季长篇小说。周文著。写于1937年5月。1938年5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入《文学丛刊》。作品以北洋军阀时代“边荒一隅”的四川为背景,以“禁烟委员”的肥缺和补充团新团长的人选为线索,记叙了军阀之间派系倾轧的明争暗斗。草莽“英雄”旅长,战胜了劲敌“江防军”,夺回了防区,以胜利者自居;而阴险、狡诈的参谋长则野心勃勃,私通“江防军”,网罗亲信,誓与旅长抗衡。他们的上级司令官,也把旅长视为心腹之患,怕他羽翼丰满,不听调遣。于是利用老同学钱秘书,遥控参谋长,削弱旅长的实力。双方势均力敌,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导致火并。旅长下令全城戒严,包抄参谋长的公馆;参谋长也早有准备,剑拔弩张,小说在一场血肉厮杀的开场前结束了。作者以自己熟悉的题材,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避开了军阀之间在战场上的正面厮杀,巧妙地利用旅部、公馆和客厅的场景转换这一纵式结构,时间又限制在三天之内,却将旧军阀们的愚蛮、暴戾、贪婪的本质暴露无遗,反映了二十年代军阀统治的黑暗和腐败,“保存一点历史的真实”(周文《<烟苗季>后记》)。茅盾曾在1937年5月发表的《<烟苗季>和<在白森镇>》一文中,对作品的现实意义有过独到之见: “其实以我看来,象《烟苗季》和《在白森镇》所写的那种丑恶,亦何尝只限于那‘边荒一隅’,不过是形式略有变换而已;至于那样的‘人物’既然是封建社会的道地产物,则希冀其没有,十年的时间似乎也太短,更何况十年的时间所加于社会本质上的政变只是零呢!我相信那样的人物现在尚未成为‘历史的’,不过换过一件外套罢了。” ☚ 差半车麦秸 科尔沁旗草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