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岗城址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城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西1000米的王城岗上。1977年~1980年发掘。遗址包含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商代文化和春秋、战国时代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以龙山文化最为丰富,可分5期。二期为龙山文化偏晚期,即城址的使用期。距今4000年。三期为城址废弃后的堆积,但当时仍有人们在此居住。 城址为东西并列的2座方形城。东城的东墙、北墙、南墙东段和西墙北段,已被五渡河河水和山洪破坏,尚残存南墙西段、西墙南段及西南城角部分。西城被后期严重破坏,现仅存南墙和西墙的基础槽和夯土层,南墙残长82.4米,西墙长约92米,其东墙即利用东城的西墙。西南城角接近90度,外角有凸圆形鼓出。在南墙东部有一宽约10米的缺口,可能为城门址。城墙基槽两壁倾斜,口大于底,底部较平整。在槽内填土,逐层夯筑,夯层厚度10厘米~20厘米。夯窝大小不一,系用鹅卵石夯砸。城内发现窖穴、灰坑、奠基坑和一些残存的夯土建筑遗迹。有的奠基坑内残存多层夯土,并埋有成人、青年和儿童的骨架。城内出土了大量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该城址的发现,为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古代城市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