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冕·墨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冕·墨梅》

《王冕·墨梅》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原是一个为人放牛的牧童,在牛背上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位领一代风骚的诗人和画家。特别是他画的墨梅,神韵秀逸,世称神品。明代刘伯温有诗赞之曰:“能画梅花称奇绝。”他常在画中题诗,诗画相得益彰。上面这首《墨梅》诗,就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题在他为良佐所画《梅花图》上的七言绝句,是王冕画梅生涯和自我性情的写照。这位一生游戏梅花中的诗人、画家,青年时代曾专心研究孙吴兵法,学习击剑,有澄清天下之志,但屡试进士不第,使他看清了元朝的腐朽统治,遂放浪江海,绝意仕途。他隐居在山明水秀的诸暨九里山,躬耕读书,并植梅花千树,自号梅花屋主。“梅花解作忘机友,雪天月夜长相逢。”他生活在梅花中间,爱梅,画梅,“豪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呼成花颠”(元末蒲庵禅师复见心《梅花歌》)。他一生最爱画不着色的淡墨梅花,画出来的梅花,朵朵朴素淡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读着这样的诗句,恍惚使人进入一种淡墨溢香的境界,这是画境,也是诗人的实际生活。相传会稽山下有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日日洗涤笔砚,把池水都染黑了。王冕颇以有这样一位同姓的前贤自豪,今天自己不也是过着“洗砚池头”的翰墨生涯么!“我家”二字,亲切之中自有一种洒脱自豪的韵味。“朵朵花开淡墨痕”,说自己与王羲之各有擅长,王羲之日日“洗砚池头”,为了练就一手好字,而自己“洗砚池头”,却是为了用墨笔描画梅花。自己苦苦练画,池水因洗砚而变黑,池边的梅树吸吮了池中的墨水,竟然“朵朵花开淡墨痕”了。这一句同时又是点题之笔,紧扣“题画”,说明这是一幅墨梅图。

画梅花,为什么不用丹青彩笔涂抹,偏要用淡墨点染呢?诗人回答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为良佐画的这幅《梅花图》今天还可看到,这是一幅横幅,只见一枝梅花横斜在画幅的中间,枝干一笔拉到几尺长,挺秀有劲。枝的梢头,露出了笔的尖锋,突出了梅的清拔气质,看去风神绰约,奕奕有致。再看那枝头十数朵洁白的花朵,含苞欲放,仿佛正在吐出阵阵清雅的芳馨。而那疏枝缀玉,冷蕊幽香,又显示出寒梅不同于春花的冰容霜姿。画梅须同梅性情,画梅须具梅气骨,这枝生在山野清绝之地的野梅,疏旷放逸,梅干劲直,尽自然之本性,绝无一点“官梅”“园梅”矫揉造作的媚态,而有似竹之清,似松之秀,似空谷幽兰之散发清芬。她把人引向一种清幽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冰清玉洁的品格,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天地间的清气。的确,正如题画诗所说,画家并不以艳丽的颜色争姿斗妍,而只求给人间留下梅花那极其可贵的清气。

这首诗将咏梅花同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不着痕迹地结合在一起,梅花同人的情操、理想互为表里,融为一体,抒写了王冕高尚的情趣,表示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墨梅诗,一幅有声画;墨梅画,一首无声诗,它们所表现的诗情画意是完全相同的。

王冕毕生精力都倾注在诗画之中,他的画和诗都是元代第一流的。他深谙写诗作画的个中三昧,他说:“写梅作诗,其来一也。名之虽异,意趣实同。”又说:“凡欲作画,须寄心物外,意在笔先,正所谓有诸内必形于外矣。”(《梅谱》)正因为王冕长期与梅花为友,故对梅花的形态、习性有极深的体验,并体悟到梅花有一种内在的精神之美,即一种不同凡俗的清新高雅的气质。他还把这种高尚的梅格和自己的身世、人格结合起来,其孤芳自赏的一生不正像那高洁幽芳的梅花吗!梅花即我,我即梅花,对王冕来说,人与梅合二为一了。因此,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感情全部献给了梅花,画梅花,实质上也就是自我写照。因此,他笔下的梅花都显示着一种人的精神和品格。“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多么美好的诗句,它显示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人生,它是诗之魂,是画之魂,是梅之魂,是作者灵魂的闪光啊!


王冕·墨梅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 可可诗词网

王冕·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是元末著名的诗人,更是声誉甚高的丹青手。《儒林外史》开卷就是描写他“画得一手好荷花”和“性情高傲”、“嵚崎磊落)的才艺与品格。其实王冕作画不仅善荷花,亦以梅花著称,尤工墨梅,著有《梅谱》。他画梅学扬无咎,花密枝繁,生意盎然,笔力挺劲;圈花创一笔两顿挫的技法,虽不著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饱满多姿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这首诗就是诗人自题所画的《墨梅图》上的。王画今藏故宫博物馆,画的是含苞欲放的梅花,人评:“花和诗都是充满生意的”(《中国古代绘画百图》),堪称诗、画二宝。

王冕平生酷爱梅花,自号“梅花屋主”,所作梅画梅诗很多,然以本篇最为出名。好的题画诗,往往寓寄着作者深刻的用意和浓烈的情感,其上乘篇什,画中之“物”与主观之“我”,总是彼此渗透,互为依存,从而大大升华了画意,扩张了诗的审美内涵。王冕这首《墨梅》诗,就是这样一首“托画寄意”的上乘题画诗,所以千百年来为人们吟赏不绝。诗起句即快言朗语,切入题目,点出墨梅生长的环境位置。“洗砚池”,指画家洗砚的池塘。相传会稽蕺(ji)山下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诗人与王羲之同性,且同居会稽,又都是著名书画家,所以融化典故,巧拈入诗,语含双关,妥当贴切。梅树一株,亭亭玉立于池塘边上,临水照影,疏枝横斜,形象本已清美脱俗;又加一笔:其背后池塘乃是散发着淡幽墨香的洗砚池,更是奇绝。诗藉典故暗示了梅树的不寻常文化背景,画面上平空虚添了一种清高出尘的神韵。幽幽的墨香,淡淡的诗意,映衬得梅树分外俊傲不凡。句首再冠以“我家”语,亲切而自豪之情油然浮生。次句由树及花,承前“洗砚池”而来,正面描写墨梅:“朵朵花开淡墨痕”。洗砚池水滋润长大的梅树,满枝头梅花含苞怒放,朵朵与众不同,泛出淡淡的墨痕水色。中国水墨画以水调节墨色的浓淡干湿,来生动地表现物象,有“运墨而五色具”(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说法,所谓五色,即焦、浓、重、淡、清。“淡墨痕”,原意指画中的朵朵梅花用淡墨涂抹而成;诗人却虚象实写,直说梅花也染浸了砚汁墨香,开出淡黑色的花瓣,别出心裁,饶有情趣。梅之色彩,世俗以红、白为贵,或红艳如霞光,或雪白似玉妃。诗人笔下的梅花非白非红,乃呈“淡墨痕”色,清淡素雅,大放异彩,足以惊骇流俗,独立异世。清人《长真阁词》有《忆真妃·题墨梅》,云:“墨痕淡到如诗。瘦横枝,绝似孤山,风雪立多时。清如许、寒无语,少人知。惟有隔溪明月,最相思。”涤笔蘸瓯,勾画出了墨梅的缟淡飘逸的标格风神,正可作王诗“朵朵”句的补充写照。如此奇梅异花,品格气度自是卓荦不群,三四句笔锋陡地一折,由外美转入内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点睛之笔,亦转亦收,语气、形象都十分强烈突出。诗人这里是代梅花抒怀,用拟人手法。言词慷慨激愤,淡语逸响,于转折处突发镗鎝大声,惊人耳目。不要他人夸赞色彩的鲜艳美丽,只愿留下自己的清正浩然之气,充塞天地人间。胸襟之大,自视之高,气吞万象。两句用断然否定与衷心祈愿的语气,组合成选择复句结构,语势进退抑扬之际,冲溢出一股孤傲豪放的浩气。视觉上,“清气满乾坤”的宏大物象,绝对地压倒了“人夸好颜色”的可怜卑琐神态,示人以正气凛然的威仪,余韵久荡不息。耻以颜色媚人,绝不同流合污,语语掷地有声,金石戛然硬响。诗与其说代梅抒怀,无宁说是诗人借梅自抒,夫子自道。诗人曾在许多咏梅诗中,表达过同样的意思:“千年万年老梅树,三花五花无限春。不比寻常野桃李,只将颜色媚时人”。(《白梅》)“老仙醉吸墨数斗,吐出梅花个个真。相见莫嫌颜色异,山林别是一般春。”(《墨梅》)这些诗当是王冕晚年避元末大乱,隐居九里山梅花屋时期所作。王冕是个“慷慨有大志”的人物,自称“平生伊吕志,耕钓岂无为?”(《闰七月廿三日记梦》)“愿秉忠义心,致君尚唐虞,欲使天下民,还淳洗嚣虚”。(《自感》)不幸遭遇元末乱世,“视时政不纲,负气怀愤,则直言无所顾忌,率多讥刺其任事之人,致人目之为狂。”(魏骥《书竹斋先生诗后》)冕不愿同流合污,遂隐居山林,清苦自守,如凌霜傲雪、冰清玉洁的梅花一样,保持自己的风节。在时人的心目中,这位言论举止悖怪于世的狂士,不啻是株“颜色异”的“野梅”。“不愿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题为咏墨梅,实是写自己。诗人是以自己写梅花,以梅花比自己,物我为一,诗、画、人融化一体。诗歌如此咏物题画,可谓出神入化,步造高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