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屑无忧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方。玄参、荆芥穗、滑石、黄连、砂仁、炒茯苓、贯众、炙甘草、山豆根各一两,寒水石二两,硼砂二钱。为细末,每服一钱,干掺舌上,白水送下。治咽喉肿痛,舌颊生疮,风毒壅塞,热盛喉闭,或误吞硬物,诸骨鲠刺,涎满气急,甚至闷乱不省人事。 玉屑无忧散 《和剂局方》卷七【组方药物】 玄参 荆芥穗 滑石 黄连(去毛) 缩砂(去壳) 白茯苓 贯众(去芦) 甘草(炙) 山豆根各30克 寒水石60克(研,飞) 硼砂6克 【制剂用法】 上药11味,为细末。每服3克,干掺舌上,后以新水咽下,不拘时候。 【主要功效】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适应病证】 咽喉肿痛,舌颊生疮,风毒壅塞,热盛喉闭;或因误吞硬物,诸骨鲠刺,涎满气急,或至闷乱,不省人事。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无忧散”(《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四)、“大圣玉屑无忧散”(《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七)。 玉屑无忧散 玉屑无忧散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一名夺命无忧散。方由玄参(去芦)、荆芥穗、滑石(研)、黄连(去毛)、缩砂(去壳)、白茯苓(炒令黄)、贯众(去芦)、甘草(炙)、山豆根各一两,寒水石(研,水飞)二两,硼砂二钱组成。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干掺舌上,后以新水咽下,不拘时候。功能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主治热毒上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误吞硬物,骨刺鲠喉;大人酒癥,小儿奶癖。 本方主治热毒上攻,咽喉肿痛等症,故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法。方中黄连泻火解毒;寒水石凉血降火;玄参滋阴降火,利咽喉,消肿毒;山豆根善除肺胃之郁热,《本草求真》称其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贯众凉血解毒,能治喉痹,消顽肿,《本草纲目》“治骨鲠”;荆芥穗疏风散结,清利咽喉;硼砂清热解毒,消痰软坚;茯苓、滑石渗利水道,使热毒从小便下行;砂仁、甘草健脾和中,以防黄连等寒凉之品损伤胃气。配合成方,共奏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临床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以伴见口中干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辨证要点。亦可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等属于热毒上攻者。骨刺鲠喉,须配合手术先将异物取出,然后再用本方治疗。 青解毒丸(《仁斋直指方论》录自《普济方》卷六十三)寒水石、石膏各四两,青黛(研)二两。上为细末,拌和,青黛水浸蒸饼研糊,丸龙眼大,每一丸,食后以井花水化下。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热毒上攻,咽喉肿痛。 秘传解毒丸(《普济方》卷六十三) 贯众、山豆根、黄药子、牙硝、寒水石、草龙胆、黄大豆、干葛、百药煎、紫河车、甘草节、薄荷、栀子、大黄、豆粉各四两。加山慈菇二两更佳。上研细末,炼蜜为丸,称一两作十丸,银箔为衣,每服一丸,日三服。功能清热解毒。主治一切诸毒疮痍之疾,咽喉肿痛。 缩砂散(《普济方》卷六十四) 缩砂仁、甘草、贯众各等分。上捣为粗末,如一切鲠,以绵裹少许含之,旋旋咽津,久则随痰出。功能消骨鲠。主治骨鲠。 ☚ 玄参升麻汤 牛黄噙化丸 ☛ 00003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