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猎人笔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1818—1883)的散文特写集。它由25篇特写组成,刻画了地主、管家、磨坊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作品以俄罗斯的自然景色为底色,其中的《树林和草原》则是纯粹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热爱的抒情散文。然而,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的衬托下,作家尽情倾诉的却是农奴制统治下草原上发生的种种悲剧:《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写了流浪的猎人叶尔莫莱以及磨坊主妇被践踏的青春和爱情;《莓泉》写了要求减租却被老爷赶出门的可怜的符拉斯;《且尔托泼哈诺夫和聂道比斯金》写了两个没落地主的不幸命运;《活尸首》和《死》写了人的死亡、自然物的死亡……对农奴制的无言的控诉和对自然、人类命运的沉思,使作品散发出一种广漠的哀愁气息,体现了一种忧郁美。

从人民当中发掘俄罗斯的民族天性,是贯穿《猎人笔记》中的重要主题。《歌手》刻画了有着天然的艺术感受的民间歌手雅可夫;《幽会》写了农家少女纯真而不幸的初恋;《卡西央》则塑造了一个与大自然有着心灵感应的“农民哲学家”卡西央;《白净草原》则在草原夜景的烘托下,活脱脱地写出了农家孩子一个个饶有诗意、聪颖可爱的心灵。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猎人笔记》“从一个前人所不曾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这部散文特写集采用猎人在乡间行猎中的见闻录的形式,真挚地、朴素地记录下种种见闻和印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生动感受。全书的篇章,体裁风格各异:有的是摄入“猎人”眼里的一个场面、一种景象;有的是一段简炼有趣的对话;有的颇似人物素描。特写集中不少篇页堪称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在语言运用上, 自然、流畅、明丽,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第 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由25篇短篇小说和特写组成的作品集。
作者以随笔的形式记述了“猎人”(作者本人)在俄罗斯中部山村田野打猎时的所见所闻。这是俄国文学中第一部以农民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反对农奴制度是贯穿作品的主要思想。作者笔下的农民的道德和精神生活远比地主、压迫者高得多。作者塑造了众多不同性格的农民形象,如 《霍尔和卡里内奇》中积极实干、聪明有理性的霍尔和狂热而好幻想、善良而殷勤的卡里内奇 ;《歌手》中天才的农民歌手雅科夫等。作者在塑造农民形象的同时也描绘了他们遭受的苦难,如 《总管》 中安季普一家被地主和总管弄得家破人亡,《孤狼》中农民穷得走投无路,只好雨夜偷伐地主的树木而几乎丢了性命等。另外书中还塑造了一些与农民相对照的地主形象,如 《总管》中的宾诺奇金、《两地主》 中的斯捷古诺夫,都是表面温和善良,实际上心毒手狠的人物。
《猎人笔记》为俄国文学从整体上描写人民及其贫困生活树立了榜样。同时,既作为人物活动背景又作为独立力量的大自然在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使作品具有了独具一格的魅力。

☚ 死魂灵   贵族之家 ☛

猎人笔记

游记体特写集。屠格涅夫作。发表于1847年至1852年。由25篇故事组成。通过一个猎人游猎期间的所见所闻,广泛描述了俄国庄园农民与地主的生活,表现农民的高度智慧和道德品质,揭露地主的卑鄙灵魂和残暴本性。有力地配合了当时废除农奴制的斗争。成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