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猎人笔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猎人笔记》《猎人笔记》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1818—1883)的散文特写集。它由25篇特写组成,刻画了地主、管家、磨坊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作品以俄罗斯的自然景色为底色,其中的《树林和草原》则是纯粹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热爱的抒情散文。然而,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的衬托下,作家尽情倾诉的却是农奴制统治下草原上发生的种种悲剧:《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写了流浪的猎人叶尔莫莱以及磨坊主妇被践踏的青春和爱情;《莓泉》写了要求减租却被老爷赶出门的可怜的符拉斯;《且尔托泼哈诺夫和聂道比斯金》写了两个没落地主的不幸命运;《活尸首》和《死》写了人的死亡、自然物的死亡……对农奴制的无言的控诉和对自然、人类命运的沉思,使作品散发出一种广漠的哀愁气息,体现了一种忧郁美。 从人民当中发掘俄罗斯的民族天性,是贯穿《猎人笔记》中的重要主题。《歌手》刻画了有着天然的艺术感受的民间歌手雅可夫;《幽会》写了农家少女纯真而不幸的初恋;《卡西央》则塑造了一个与大自然有着心灵感应的“农民哲学家”卡西央;《白净草原》则在草原夜景的烘托下,活脱脱地写出了农家孩子一个个饶有诗意、聪颖可爱的心灵。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猎人笔记》“从一个前人所不曾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这部散文特写集采用猎人在乡间行猎中的见闻录的形式,真挚地、朴素地记录下种种见闻和印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生动感受。全书的篇章,体裁风格各异:有的是摄入“猎人”眼里的一个场面、一种景象;有的是一段简炼有趣的对话;有的颇似人物素描。特写集中不少篇页堪称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在语言运用上, 自然、流畅、明丽,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第 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由25篇短篇小说和特写组成的作品集。 ☚ 死魂灵 贵族之家 ☛ 猎人笔记游记体特写集。屠格涅夫作。发表于1847年至1852年。由25篇故事组成。通过一个猎人游猎期间的所见所闻,广泛描述了俄国庄园农民与地主的生活,表现农民的高度智慧和道德品质,揭露地主的卑鄙灵魂和残暴本性。有力地配合了当时废除农奴制的斗争。成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