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俄土战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俄土战争

 从17世纪到19世纪俄国向黑海和巴尔干扩张时与土耳其发生的战争。较重要的有:①1695~1696年之战。彼得一世率军占领亚速海东北一带地区。②1710~1713年之战,俄军失利,归还亚速。③1735~1739年之战,俄国再次夺取亚速。④1768~1774年之战,土败,签订《库楚克开纳吉和约》,俄占领黑海、第聂伯河口和克里木一带。⑤1787~1791年之战,土败,签订《雅西和约》,俄取得南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大片土地,并把克里木正式并入俄国。⑥1806~1812年之战,土败,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俄国占领比萨拉比亚。⑦1828~1829年之战,土败,签订《阿德里亚堡和约》,俄占多瑙河口及高加索的黑海沿岸地区。⑧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俄败,签订《巴黎和约》,规定俄国退出比萨拉比亚,并不得在黑海保有舰队等。⑨1877~1878年之战,土败,签订《圣·斯特法诺和约》,俄国获得高加索大片土地,并加强了对巴尔干的影响。但由于英国及奥匈帝国的干涉,被迫在柏林会议上重订和约,依规定俄国占领巴统地区,并再占比萨拉比亚。通过多次俄土战争,俄国在黑海、高加索及巴尔干地区攫取了大片土地。

俄土战争

17~19世纪俄国向黑海和巴尔干地区扩张而同土耳其发生的一系列战争。俄土战争最重要的有:1695~1696年之战,俄占领土军要塞亚速;1710~1713年之战,俄失利,归还亚速;1735~1739年之战,俄复夺亚速;1768~1774年之战,俄占领第聂伯河口及克里米亚一带,取得黑海自由航行权;1787~1791年,俄夺土耳其大片土地,正式吞并克里米亚;1806~1812年之战,俄占领比萨拉比亚;1853~1856年之战,即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俄败,订《巴黎和约》,1877~1878年之战,土败。战争最后结局是俄国扩大了疆域。土耳其成为列强分割的对象。

俄土战争

17—19世纪俄国向黑海和巴尔干地区扩张与土耳其进行的战争。较重要的有:1695—1696年战争、1710—1713年战争、1735—1739年战争、1768—1774年战争、1787—1791年战争、1806—1812年战争、1828—1829年战争、1853—1856年战争、1877—1878年战争。经过上述战争,俄国在黑海沿岸、高加索地区和巴尔干半岛攫取了大片土地。

俄土战争

❶俄国与土耳其争夺里海沿岸城市阿斯特拉罕的一场战争。1568年,土耳其陈兵亚速,试图在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开凿一条运河,打通黑海与里海之间的水路,加强土耳其与波斯之间联系。后因技术问题,工程完成三分之一后被迫停工。1569年,土军实施水陆联运进入伏尔加河,然后顺流而下,在伏尔加河口附近登陆后,包围俄军驻守的阿斯特拉罕城。由于俄军坚守城池,土军久攻不克,被迫撤围退兵,土军返回途中在黑海遇风暴袭击,船毁人亡,全军覆没。
❷俄国军队与土耳其军队在乌克兰东部地区进行的一次战争。1676~1678年间,俄国插手乌克兰东北部地区哥萨克人内乱。土军与俄军的摩擦和冲突事件时有发生。1678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四世派大维齐穆斯塔法率大军进入乌克兰,试图把俄国人和波兰人赶走。土军横扫波兰所属乌克兰的东部地区,许多城镇被摧毁。后因土军损失严重,奥斯曼帝国撤兵言和。1681年1月8日,双方签订拉曾条约,土耳其放弃对乌克兰的领土要求,并把波多利亚归还波兰。
❸俄国与土耳其争夺亚速海附近地区的一次战争。彼得一世继任俄国沙皇后,一直企图打开黑海出海口。下令俄军沿顿河和伏尔加河而下,直插顿河三角洲,从陆路包围土军驻守的亚速城要塞。由于俄军未能切断该要塞的海上补给线,彼得一世亲自指挥的攻城失利,伤亡惨重。彼得一世随即下令在沃罗涅日赶造战舰,组建海军舰队。1696年春,新建的俄国舰队由顿河驶入亚速海,从海上封锁亚速要塞。在俄军陆海围攻下,亚速要塞终于在同年7月28日陷落。
❹北方大战期间,彼得一世征战土属摩尔多瓦失利的一次战争。1709年6月,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在波尔塔瓦遭惨败后,率领残部约1800人逃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摩尔多瓦。彼得一世要求奥斯曼苏丹驱逐查理十二世出境遭拒绝。查理十二世乘机诱使土耳其介入战争。1710年10月,土耳其对俄国宣战,并陈兵俄土边界。1711年3月,彼得一世亲率俄军6万人入侵摩尔多瓦。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巴尔塔吉·穆罕默德率领土军约20万人发动反击,一举将俄军赶回到普鲁特河一带,随后又将已经断粮的俄军包围起来。然而,土军没有围歼俄军,巴尔塔吉却于7月21日同彼得一世订立普拉特条约。依约,俄国将亚速要塞归还土耳其,并拆除塔甘罗格等要塞;俄军撤出波兰,不再干涉波兰内部事务;查理十二世获准自由返回瑞典。
❺俄土双方为争夺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控制权而发生的战争。土耳其在法国怂恿下,于1806年11月6日对俄宣战。俄国随即出兵进占两公国。同年2~3月,一支英国舰队穿过达达尼尔海峡,驶抵君士坦丁堡城下,向奥斯曼帝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土耳其政府立即驱逐法国大使,并与俄国媾和,但遭到奥斯曼苏丹拒绝。在君士坦丁堡军民的抗击下,英国舰队攻城受挫,损失惨重,被迫撤走。1807年8月,俄土双方在拿破仑斡旋下,达成停战协议。俄军撤离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土军则撤至阿德里安堡。1809~1812年间,俄土双方在巴尔干和高加索地区不断发生战斗,后在英国调停下,俄土双方于1812年5月28日订立布加勒斯条约,比萨拉比亚归属俄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仍归属奥斯曼帝国。
❻俄国以支持塞尔维亚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为名,发动的一场对土耳其的战争。1877年4月24日,俄国对土耳其宣战。俄军同时在巴尔干和高加索地区发起攻势。克里姆帕夏指挥的土军在巴尔干地区进行阻击。双方展开激烈的要塞争夺战。由于俄军得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军民的支援,土军在巴尔干战场上处于被挨打的地位。1月31日,俄土双方在阿德里安堡开始和谈,3月3日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罗马尼亚获得独立,保加利亚成为俄国管辖下的自治国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