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狸Lí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狸 通“埋”。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狸沉祭山林川泽。”汉郑玄注:“祭山林曰埋,川泽曰沈。”《管子·山至数》:“民不得以织为縿绡而狸之于地。”
狸 狸lí野猫。《豳风·七月》四章:“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说文》:“狸,伏兽,似。”孔《疏》:“取狐与狸之皮为公子裘。”《埤雅·释兽》:“狸似而小,文采斑然,脊间有黑理一道。”《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狸,野猫。”〔集解〕:“狸有数种;大小如狐,毛杂黄黑有斑,如猫而圆头大尾者为猫狸,善窃鸡鸭,其气臭,肉不可食。有斑如虎,而尖头方口者为虎狸,善食虫鼠果实,其肉不臭,可食。” ☚ 脊令 猃 ☛ 狸读音l·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里之切,平,之韵。 上一条: 斄 下一条: 貍 狸读音m·ai(ˊ),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谟皆切,平,皆韵。 上一条: 哩 下一条: 貍 ![]() ![]() 狸*貍lí狸lí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貓科 > 貍 > 狸 狸 lí 同“貍”。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貓科 > 貍 貍 lí 亦作“狸”,亦稱“猍”。即野猫。猫科。大小似狐,有斑如猫,頭圓,尾大。毛色雜黄。善竊家禽。《文子·上德》:“乳犬之噬虎,伏雞之搏貍,恩之所加,不量其力。”《說文·豸部》:“貍,伏獸,似貙。”段玉裁注:“謂善伏之獸,即俗所謂野貓。”《爾雅·釋獸》:“貍、狐、貒、貈醜,其足蹯,其跡禸。”《玉篇·犬部》:“猍,狸也。”《廣韻·平之》:“貍,野猫。狸,俗。”《集韻·平之》:“貍,或作狸、𧳟、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狸》:“[釋名]野猫。”又:“[集解]宗奭曰,狸形類貓,其文有二:一如連錢,一如虎文,皆可入藥。” 狸lí〖名词〗 狸貍lí❶ 兽名,即野猫。《后汉书·费长房传》:“此~也,盗社公马耳。” 狸*líC0EA 常见兽 常见兽大象:象(赤~;巨~;印度~;非洲~)豫 大客 牙兽 封兽 江猨 伽那 钝公子 ☚ 猛兽 其他兽 ☛ 狸貍lí狸子。山猫的通称,也叫豹猫。毛棕黄、灰黄或橙黄色,有黑色斑点或斑纹。毛皮可制衣物。 狸lí《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狸(101)。动物名。 狸[貍]lí ❶ [书] (豹猫; 野猫) leopard cat 狸lí
狸貍lí(10画) *狸〔貍〕lí10画 犬部 【狸猫】(—māo)也叫豹猫,哺乳动物,形状跟家猫相似。性凶猛,以鸟、鼠、蛇、蛙等小动物为食。 狸貍lí古代形声字。从豸(zhì,一些兽类的象形),里声。也叫野猫。山猫,狸子。大小似狐,毛杂黄色,像猫。善偷鸡鸭。毛皮可制衣物。中古作“狸”,从犬,一般兽名多从犬旁,又简化;仍从里声,现作规范字。见《异体字表》。 狸貍★异◎常★常◎常lí狸,形声,从犬,里声,一种野兽,外形像家猫,性凶猛。又作“貍”,意符改为豸。《异体字表》以“貍”为异体字。 【辨析】 “貍”又读mái,义同“埋”,与“狸”不是等义异体字。 【构词】 狐狸(狐狸)∣狸子(狸子)∣狸猫(狸猫∕貍貓) 狸 狸liəv[甲骨]( ☚ 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