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狗膽 狗膽 gǒudǎn 犬科動物狗之膽囊。主治風熱目痛澀癢,吐血,鼻衄,瘡瘍。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牡狗陰莖》:“膽主明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狗》:“〔狗〕膽……敷痂瘍惡瘡,療鼻𪖵鼻中瘜肉。” 狗胆gǒu dǎn《本草纲目》兽部第50卷狗(33)。药名。 【性味】苦,寒。 ❶《本经》:“平。” ❷《药性论》:“味苦,有小毒。” ❸《玉楸药解》:“味苦,性寒。” 【归经】《玉楸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清肝明目,止血消肿。治风热眼痛,目赤涩痒;吐血,鼻衄;聤耳,疮疡。 ❶《本经》:“主明目。” ❷《别录》:“主痂疡恶疮。” ❸《药性论》:“主鼻齆,鼻中息肉。” ❹《食疗本草》:“采胆以酒调服之,明目,去眼中脓水。” ❺《日华子本草》:“主扑损瘀血,刀箭疮。” ❻《日用本草》:“去诸疥癣疮疾。” ❼《本草纲目》:“主鼻衄,聤耳,止消渴,杀虫,除积,能破血,凡血气痛及伤损者,热酒服半个,瘀血尽下。” ❽《玉楸药解》:“清肝胆风热。治眼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剂。外用:涂敷或点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