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狗咬吕洞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狗咬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

叶承宗作。有《清人杂剧二集》影印顺治刊《泺函》本。四折。叙秀才石介,从学士孙明复读书徂徕山下,吕洞宾知其有仙缘,借机点化。石介不悟,雪夜访友,被蔡京之弟捕衙蔡奇使犬咬伤,拘于泰岳庙。洞宾携柳树精往救,犬追咬洞宾不舍。后石介中状元还乡,洞宾再次来度。犬亦为洞宾所度仙去。孙楷第评称“剧多愤世之词,盖有所感,意不能平,乃形之歌咏耳”(《戏曲小说书录解题》)。

☚ 十三娘   红罗镜 ☛

狗咬吕洞宾gǒu yǎo Lǚdòngbīn

吕洞宾: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常做善事。比喻不识好歹。据说该俗语是由民间故事“苟杳与吕洞宾”而来的。
传说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苟杳家境贫寒,孤苦无依,吕洞宾见他生活困难,就和他结拜成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里居住。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见苟杳人才出众,读书勤奋,就对吕洞宾讲他想把他的妹妹许给苟杳。吕洞宾怕误了苟杳的前程,婉言谢绝了。但苟杳得知后却动了心。吕洞宾知道了苟杳的意思,便不再阻拦,但要求苟杳和林小姐成亲后让他先陪新娘住三天。苟杳听后不觉一愣,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牙答应了。
三天过后,苟杳踏进新房,见娘子正在哭泣,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愣住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耽于美色而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从此,苟杳奋发攻读,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官。
过了八九年,有一天吕洞宾家不慎失火,为生活所迫,他只好沿路乞讨,来到苟杳府上请求帮助。一连多日,苟杳除了每日盛宴招待,根本不谈帮助之事。吕洞宾疑心苟杳不肯相帮,只好沿路乞讨,返回家乡。在好心人的资助下,吕洞宾尽早地回到了村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有个邻居告诉他: 你家已盖起了新房,搬到村东去了。吕洞宾来到村东的新房里,见妻子正全身披孝,抚着棺材号啕大哭。原来苟杳派人送棺材给吕洞宾的妻子说她丈夫已经死了,吕洞宾气得把棺材砸开了,只见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上面还放着一封信。取出一看,上面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看完,明白了回来路上暗中资助自己的也是苟杳,深悔自己不识好人,错怪了苟杳,他苦笑一声道:“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狠啊!”
自此,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在民间传开了,并逐渐讹传为“狗咬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gǒu yǎo lǚ dòng bīn

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常做善事。比喻不识好和坏。《红楼梦》二五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

狗咬吕洞宾

戏曲。清叶承宗撰。四折。承宗有《稷门四啸》已著录。此剧即《稷门四啸》之一种。乃以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心人。”点缀成文,于顺治间成书。演吕洞宾点化石介不悟。一夕大雪归,遇巡官蔡奇,奇治介以犯夜罪,纵犬咬之并禁于泰庙。吕命柳精施法救介,犬突出咬吕,吕投给仙枣,即驯服。后介中状元,奇肉袒以迎,犬亦乞怜摇尾。介方萌复仇之念,而吕来度介与犬同登仙去。石介事见《吕祖全书·谒石直讲》,似与狗咬吕洞宾故事不涉。剧以吕度介成仙事为中心,与元人神仙度世剧相类。有《稷门四啸》刊本,《清人杂剧二集》本。

狗咬吕洞宾

一卷。清叶承宗 (详见《孔方兄》)撰。本杂剧借真人写假事,以民间传说为题材。故事大致为:宋时书生石介笃学有志,乐善嫉恶,因犯夜禁,被太师蔡京之弟蔡寄拘押。吕洞宾到蔡府施仙术,变化多端,蔡寄有感,遂放了石介。不久,石介考中状元,返归故里。吕洞宾前往度其为仙,又度蔡寄豢养的家犬,使其化作人身,飞升而去。此剧乃作者借传说故事,写心中不平,刺世道浊恶,故剧中多有愤世之词。本书存于清顺治友声堂刊 《泺函》本。

狗咬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

传说吕洞宾化作一游方郎中来到岳阳芦席湾,见一男子脸色腊黄,四肢如柴,肚腹肿大,呼吸困难。吕仙上前说能治好此病,那人许诺病好后谢一百两银子。吕仙为其揉腹,使他排下很多黑水,又给他服了几粒药丸,保他三日必愈。三日后,这人的病果然好了。他为了赖掉谢银,见吕来,竟嗾狗去咬; 同时在肚上覆一个筲箕,盖上被子,说病没治好。吕仙笑道: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治好大肚病,反嗾狗咬人。”说完飘然而去。从此其人覆在肚皮上的筲箕再也拿不下来。其大肚病再也没有治好。故岳阳一带至今仍称大肚病为筲箕鼓。

☚ 狗渡谷种   苟见捉雷公 ☛
狗咬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

杂剧剧本。清济南※叶承宗作。有《稷门四啸》顺治间刊本,《清人杂剧二集》本。写吕洞宾点化石介不悟。介石雪夜归,遇巡官蔡奇,欲治以犯夜罪,介骂之,奇纵犬咬之,并禁于泰庙。吕乃命柳精施法,奇惧,释介。其时犬突出咬吕,吕投以仙枣,即驯伏。后介中状元还,奇肉袒以迎,犬亦乞怜摇尾。介方萌复仇之念,而吕来度,并与犬同登仙去。

☚ 采茶灯   鱼舞 ☛

狗咬吕洞宾gǒu yǎo lǚ dòng bīn

snarl and snap at Lui Dongbin [one of the eight immortals in Chinese mythology] -mistake a good man for a bad one;wrong a kind-hearted person;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one
❍ 真是“~”!来是我自己来的,可是你这地方,就从徐曼丽的嘴巴里听来的呀。(茅盾《子夜》316) Now that's hardly fair: you've got it all wrong! As a matter of fact,I came here of my own accord but it was from Xu Manli that I found out where you were. /彩霞咬着牙,向他头上戳了一指头,道: “没良心的! ‘~——不识好歹’。” (《红楼梦》289) Caixia bit her lips and with one finger rapped him on the forehead.“ You un grateful thing!Like the dog that bit Lu Dongbin—you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你别~,不识好人心。我是好心好意劝你,倒粘到我身上来了,这才是笑话哩。(周而复《上海的早晨》Ⅰ—31) Don’t snap and snarl at me when I’m trying to do my best for you. I give you my advice with the best will in the world and you turn round and lay the blame on me,which is ridiculous.

狗咬吕洞宾ɡǒu yǎo lǚ dònɡ bīn

【释义】比喻不分好人、坏人。
???(吕洞宾):?? ?? ??? ?? ??.
?? ???? ??.
??? ???? ?? ??.
?? ??? ???.
【例句】他可是好人呀,你这孩子怎么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
? ??? ?? ?? ????,??, ?? ?? ???? ???? ????
【近义词】不识好歹
【反义词】是非分明

狗咬吕洞宾gǒu yǎo lǚ dòng bīn

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比喻不识好歹。
〔例〕他这人~,不识好人心。
【提示】多作谓语。常与“不识好人心”连用。

狗咬吕洞宾gǒuyǎo-lǚdòngbīn

〔主谓〕 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常做善事。比喻不识好坏而对好人无礼乱咬。茅盾《子夜》:“真是~! 来是我自己来的,可是你这地方,就从徐曼丽的嘴巴里听来的呀。”
△ 贬义。用于描写礼仪。

狗咬吕洞宾gǒu yǎo lǚ dòng bìn

吕洞宾: 神话中的八仙之一,好做善事。比喻不懂好歹,不识好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