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会堂
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后,流散四处的犹太人举行公共祈祷的场所。古代犹太教徒集中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圣殿。巴比伦之囚时期,犹太人远离耶路撒冷,去圣殿祈祷已不可能,始建立会堂作为教徒聚会场所。重建圣殿时期,建造会堂并未停止。最初的会堂原是信徒学习律法的学校。公元70年以后,被毁圣殿已无重新恢复之希望,从此会堂便成为各地犹太人的宗教活动中心,一直存留至今。犹太教严守十诫中不能立神像的律法,会堂内不供奉神像。除圣桌、祭台以外,还有一些象征、标记。主要是(一)六角星,被称为“大卫之星”,将此星标记在会堂中或宗教用品上,以表示希望。因大卫是耶路撒冷的第一个犹太君王,此后,大卫名字便与以色列人对自由与幸福的憧憬联系起来。 (二)七连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