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州兀狄哈部族名。亦称“嫌真兀狄哈”。明代女真诸部之一。分布于具州(又作古州或谷州,即今黑龙江省宁安一带)、探州(又作潭州,即今吉林省敦化县一带)等地。包括多个不同姓氏的氏族和部落。永乐时内附于明,设阿速江等卫领之。宣德八年(1433),该部首领木冬哥、哈当加等纠合七姓野人 (即速平江一带的“七姓兀狄哈”),袭杀建州左卫都督猛哥帖木儿及其子阿古 (即权豆)等。是长白山东北部地区一个势力较强的部族。清初,降附后金,成为满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具州兀狄哈部族名。满族的先世,明代“东海女真”兀狄哈的一支。又称“嫌真兀狄哈”,主要分布于具州 (又称古州,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一带)、探州(又称潭州,今吉林省敦化县一带) 等地。经济生活以渔猎为主,但已出现原始粗放农业。明中叶以后,氏族奴隶主贵族经常发动掠夺奴隶与财产的战争。其大酋长巨乙加介曾多次到辽东掳掠汉人为奴。明清之际,该部与速平江兀狄哈被称为窝集部或瓦尔喀部。清初,努尔哈赤、皇太极先后派兵招服,将其编入满洲旗籍,成为满族共同体之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