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牛血 牛血 niúxuè 牛科動物黄牛或水牛之血。主治便血,血痢,經閉,血虚羸瘦。明·陳嘉謨《本草蒙筌·牛》:“血補身血枯涸。”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牛》:“〔牛〕血氣味鹹,平,無毒。主治解毒利腸,治金瘡折傷垂死。” 牛血niú xuè《本草纲目》兽部第50卷牛(7)。药名。 【基原】牛科动物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或水牛Bubalus bubalis L.的血。 【性味】咸,平。 ❶《本经逢原》:“性温。” ❷《医林纂要》:“甘咸,平。” 【功用主治】理血,补中。治便血,血痢,经闭,血虚羸瘦。 ❶《本草蒙筌》:“补血枯。” ❷《本经逢原》:“能补脾胃诸虚,治便血、血痢,一切病后羸瘦,咸宜食之。” ❸《医林纂要》:“破瘀通经,利大小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