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郑人买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

亦题《买履》。战国寓言小说。韩非撰。原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陈奇猷《韩非子集释》等本。陈蒲清等编《中国古代寓言选》,公木等编《历代寓言选》皆录入。这是一则著名的寓言。作品描叙:有个郑国人,想买双鞋子,事先按脚的大小,量了一个尺码,放在座位上,等他到集市上,却忘记带尺码。他选好了一双新鞋,才发现没有带尺码,便说: “啊呀,我忘记拿尺码了!”于是转头就往家里去拿。等他再回到市上,集市已散。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寓言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全文仅61个字,但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有戏剧性的细节描写,给读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的主要情节是买鞋,“量足”—— “之市”—— “及返”,这是“三部曲”。量尺码是构成故事的关键。郑人只相信根据其足量出的尺码,若不是“忘操之”,带上尺码去市场,也未尝买不到合适的鞋,而恰巧是“忘操之”,得使情节开展。读者也正是从郑人为取尺码往返奔波的愚蠢行动中,看出他是一个死背教条,头脑僵化的蠢货。这“三部曲”,充分显示了本篇寓言短小精悍、自然质朴而又幽默的艺术风格。

☚ 郢书燕说   买履 ☛
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

先秦寓言。战国时期韩非著。《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庖丁解牛   郑人争年 ☛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市,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 无自信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置:置买。②操:拿着。③度:作名词,指量好的脚的尺寸。
 【意译】
 郑国有个人想给自己买双鞋子,他先在家里量好了脚的尺寸,把尺码放在座位上。到市场去的时候,却忘记带上这个尺码。等到他找到了要买的鞋子,却十分懊丧地说:“糟糕,我忘记带尺码了”于是,急匆匆地跑回家去拿尺码。当他从家里再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有人奇怪地问他:“你怎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说:“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啊!”
 【解说】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来,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产生,并最终为实践所检验的。在这则寓言中,尺码只是郑人根据自己的脚量出来的结果,亦即是一种理论,而脚才是确定与检验尺码的唯一标准。如果混淆了这种源与流的关系,“宁信度,无自信”,则就本末倒置,不得要领了。在说完这个故事之后,韩非子指出:“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就是说,那些不顾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而一心只想恢复“先王之政”的人们,都像这个不相信自己的脚,而跑回家去取尺码的郑国人一样,是再愚蠢可笑不过了。其实,这种不从实际出发,一味迷信教条的人又何止只是那些企图恢复“先王之政”的人们?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些宁肯相信书本上的某些道理,把它看成僵固不变的教条,而不相信具体的现实生活的人,不是屡见不鲜吗?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那些食洋不化、食古不化、唯本本是从的人们,其实也和那位郑国买鞋的人一样古怪而可笑。他们那种不尊重客观事物本身思想方法,正是“郑人买履”这个故事在今天的翻版。因此,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它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加深理解理论源于实践的道理,自觉地用实践的标准来对照与检验理论,同时,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在实践中提高人们的灵活应变能力,在不断进取与不断创造中,打破陈规陋习的束缚。这后一点,对于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思想影响的现代中国人,尤其显得重要。
 【相关名言】
 行可兼知, 而知不可兼行。

——王夫之


郑人买履 - 原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初中古诗文 - 可可诗词网

郑人买履

【题 解】

“郑人买履”的故事出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在《外储说左上》中使用大量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把他的功利主义学说阐述得有声有色,除了《经六》和《说六》宣扬守信用以外,前面五部分集中阐述以功利为原则治国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反对言谈,反对形式,反对学问,反对智巧,反对亲情,反对礼贤,反对仁义,反对君主为民表率。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则寓言中,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出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让我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有的,他们就相信,本本上没有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们却不相信。故事告诉我们:这种思想僵化的人,在具体生活中是会碰壁的。

本则寓言脉络分明,层次清楚,用词准确,形神兼备。按时间的顺序,用精练的语言叙写了郑人买鞋却最终没买到鞋的经过,让我们如睹“郑人”脑瓜子像榆木疙瘩一样死板的愚蠢可笑的样子。故事又寓理于事,耐人寻味。文中并没有点明论题,只选取典型事例,让读者从活生生的事例中受到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寓言《郑人买履》意译和解说 - 古代寓言 - 可可诗词网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市,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 无自信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置:置买。②操:拿着。③度:作名词,指量好的脚的尺寸。
 【意译】
 郑国有个人想给自己买双鞋子,他先在家里量好了脚的尺寸,把尺码放在座位上。到市场去的时候,却忘记带上这个尺码。等到他找到了要买的鞋子,却十分懊丧地说:“糟糕,我忘记带尺码了”于是,急匆匆地跑回家去拿尺码。当他从家里再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有人奇怪地问他:“你怎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说:“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啊!”
 【解说】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来,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产生,并最终为实践所检验的。在这则寓言中,尺码只是郑人根据自己的脚量出来的结果,亦即是一种理论,而脚才是确定与检验尺码的唯一标准。如果混淆了这种源与流的关系,“宁信度,无自信”,则就本末倒置,不得要领了。在说完这个故事之后,韩非子指出:“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就是说,那些不顾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而一心只想恢复“先王之政”的人们,都像这个不相信自己的脚,而跑回家去取尺码的郑国人一样,是再愚蠢可笑不过了。其实,这种不从实际出发,一味迷信教条的人又何止只是那些企图恢复“先王之政”的人们?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些宁肯相信书本上的某些道理,把它看成僵固不变的教条,而不相信具体的现实生活的人,不是屡见不鲜吗?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那些食洋不化、食古不化、唯本本是从的人们,其实也和那位郑国买鞋的人一样古怪而可笑。他们那种不尊重客观事物本身思想方法,正是“郑人买履”这个故事在今天的翻版。因此,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它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加深理解理论源于实践的道理,自觉地用实践的标准来对照与检验理论,同时,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在实践中提高人们的灵活应变能力,在不断进取与不断创造中,打破陈规陋习的束缚。这后一点,对于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思想影响的现代中国人,尤其显得重要。
 【相关名言】
 行可兼知, 而知不可兼行。

——王夫之


《郑人买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郑人买履》

[原 文]

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②其③足,而置之④其坐⑤。至之⑥市,而⑦忘操⑧之。已得履,乃⑨曰:“吾忘持度⑩。”反(11)归取之。及(12)反,市罢,遂(13)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14)?”曰:“宁(15)信度,无(16)自信也。”

[注 释]

①履(lǚ):鞋子。②度(duó):动词,量。③其:自己的。④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⑤坐:通“座”。⑥之:到……去。⑦而:却。⑧操:持,拿。⑨乃:才。⑩度(dù):名词,尺码。(11)反:通“返”,返回。(12)及:等到。(13)遂:终于。(14)试之以足:即“以足试之”。状语后置。(15)宁(nìng):宁可。(16)无:不。

[译 文]

有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自己量好脚的尺码,却把量脚的尺码放在座席上了。到了集市上,(他)才发现自己忘了带尺码。(他)挑好鞋子后,却说:“我忘了拿尺码。”便回家去取。等(他再)返回来,集市已经歇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去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呀。”

[鉴 赏]

《郑人买履》的寓言巧妙地讽刺了那些迷信书本,迷信教条,不重视实际情况的人。这位郑国人,表面上看起来很认真,做事情有板有眼,没拿尺码绝不买鞋,实际上他是个脑筋不会转弯,思想僵化的一根筋,这种人怎么能不处处碰壁呢?看似平淡的叙述,却孕含着无形的轻蔑和辛辣的讽刺,是这篇寓言构思的特色。

字数:617

[作者及作品简介]
这篇寓言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韩国人,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散文家,主张以法治国,是法家学派集大成者。后人把他的著作编成《韩非子》,现存五十五篇,其中有些篇可能不是本人写的。他的文章严谨细密,讲究逻辑,特别是善用寓言和史料说理,生动贴切,犀利深刻,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
具一格。

《韩非子》

彭格人 主编.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

郑人买履zhèngrén-mǎilǚ

比喻做事教条,不从客观实际出发。
故事古代郑国有个人想买鞋,先量了自己脚的大小。到了集市上买鞋时,他发现量好的尺寸忘在家里了。他不用脚试试鞋的大小,反而回家去取尺寸。等他再回到集市上时,集市结束了。

郑人买履zhèng rén mǎi lǚ

【释义】
古代郑国有一个上街去给自己买鞋的人,忘了带尺码,而不愿意用自己的脚试穿,只得空手而返。比喻只相信教条,不相信实际的人。

【色彩】
贬义。

【近义】
刻舟求剑︱胶柱鼓瑟。

【反义】
见机行事︱随机应变。

【扩词】
郑人买履的故事︱如同郑人买履。

【造句】
 ❍ 有的人只相信书本上的教条,视实际情况而不顾,真像~一样。

【正音】
“履”不念作“覆”fù。

郑人买履

寓言故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讽喻不顾实际、无原则地迁就或勉强凑和。

郑人买履

履:鞋。郑国人买鞋子。比喻死守教条,不相信客观实际。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买一双鞋子,先在家量好了尺码。来到市场上挑好一双后,忽然发现尺码忘记带了,于是赶紧回家去取。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人早就走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穿穿试试呢?”郑人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

比喻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郑人:据《韩非子》记载,春秋时有个郑国人买鞋,到了市场上才想起忘了带量好的尺寸,于是赶回家带上又返回市场,结果市场关门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一下,他说自己宁愿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履:鞋。

☚ 照猫画虎   纸上谈兵 ☛
不知变通

不知变通

做事刻板,不变通:笨作
做事死板,不知变通:一板一眼 一板三眼
拘泥僵化,遇事不知变通:卜妻为裤
拘泥不知变通:食古不化 食古如鲠 板板六十四
自作拘束,不知变通:画地而趋 画地自限
拘泥刻板,不懂灵活变通:胶柱鼓瑟 胶柱调瑟
拘泥守旧,不知变通:株守 株待
拘泥成例,不知变通:刻舟(刻舟求剑;刻舟访剑;刻舟以求;求剑刻舟)契船求剑 锲船求剑
拘泥成法,不知道变通:荆人涉澭
拘守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泥古不化
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守株(守株待兔;待兔守株)
死守陈规,不知变通:抱柱 寸步不移
固守成法,不知变通:拟规画圆
死守教条,不知变通:抱令守律
做事死守教条而不知变通:郑人买履
自己束缚自己,不知变通:画地而趋
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按图索骥 按图索骏
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必固 滞固 傻气认死理 认死扣子 固执不通 执而不化
昏昧保守,固执而不知变通:顽固不化 顽梗不化
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执一
迂腐执著,不知变通:迂拘
贫寒而迂拘:穷酸
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枉曲直凑
憨直、不知变通的样子:直头直脑
顽固不知变通的样子:顽然

☚ 拘泥于成规   死板 ☛

郑人买履削足适履Zhèng rén mǎi lǚ

郑人买履zhènɡ rén mǎi lǚ

古代成语故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尊重客观实际。the man who rather trusted his measurements than placing any confidence in his one feet when buying shoes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买一双鞋,又不知道自己的尺寸,就拿了根草绳依自己脚的大小绞了一段,放在凳子上。他到了集市上,找到鞋铺,这才想起忘了带尺码。
店主是个有经验的,一见他要买鞋便当即拿出一双,要他试穿。可他却说:“不行不行,我忘了带尺码,怎能买鞋?我得回去取!”
说完,转身便往家跑。回家一看,尺码果然放在凳上,拿起草绳,又返身往集市赶。
到了集市才发现集市早已散了,那铺子也已关了。他十分气恼,捶胸顿足,连连怪自己太糊涂,以致误了买鞋。
路人见状,只觉十分好笑,问道:“你是给谁买鞋呀?”
“我自己。”
“那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非要去取什么尺码呢?”
那人连忙摇头,道:“那怎么行呢?我的脚怎么会有尺码那么准确呢?”
后来,“郑人买履”这一成语,用来讽刺那些只相信书本,而不顾客观实际的教条主义者。

郑人买履zhènɡ rén mǎi lǚ

履:鞋。比喻不相信客观实际,只相信刻板的教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有一个郑国人上街买鞋,先量好底样,到了集市发现没把底样带来,于是又返回家中去取,等再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有人问他为何不用脚试试鞋子的大小,他回答说:“宁信度,无自信也。”
【例】你这样只相信书本,不结合实际地做事,和~有什么区别呢?
〔注〕“履”不能写作“屦(jù)”。

郑人买履zhèng rén mǎi lǚ

履:鞋。比喻不相信客观实际,只相信刻板的教条。
〔例〕他这种做法,与~有什么两样?
【提示】多作宾语,一般用“好比”“好像”“犹如”等比喻词。

郑人买履zhènɡrén-mǎilǚ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后以“郑人买履”讽谕只信教条,不会根据客观实际变通的人或事。

郑人买履zhènɡ rén mǎi lǚ

郑国人买鞋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一个郑国人在家量好了脚的尺码上街买鞋,选好了鞋却发现忘了带尺码,遂回家去取,待他回来,街市已散。人问何不试之以脚,他却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不相信脚。”后因以比喻只相信教条却不顾客观实际的行为。

郑人买履zheng ren mai lu

郑人:春秋时郑国人。履: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后来比喻只相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的做法。
【近】削足适履

郑人买履zhèngrén-mǎilǚ

〔主谓〕 讽刺不顾实际,只认教条的人或事。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例]~的行为贻笑于人哪。
△ 贬义。多用于比喻墨守成规的人。

郑人买履zhèng rén mǎi lǚ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讽刺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实际情况的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