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牛希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

(词)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词)唐·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一本无此字)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7

(词)唐·牛希济

渭阙宫城秦树凋,玉楼独上无憀。

含情不语自吹箫。

调清和恨,天路逐风飘。

何事乘龙人忽降,似知深意相招。

三清携手路非遥。

世间屏障,彩笔画娇饶。

(词)唐·牛希济

江绕黄陵春庙闲,娇莺独语关关。

满庭重叠绿苔斑。

阴云无事,四散自归山。

箫鼓声稀香烬冷,月娥敛尽弯环。

风流皆道胜人间。

须知狂客,判死为红颜。

(词)唐·牛希济

素洛春光潋滟平,千重媚脸初生。

凌波罗袜势轻轻。

烟笼日照,珠翠半分明。

风引宝衣疑欲舞,鸾回凤翥堪惊。

也知心许恐无成。

陈王辞赋,千载有声名。

(词)唐·牛希济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

此中真境属神仙。

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

橘林霜重更红鲜。

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词)唐·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

水精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词)唐·牛希济

峭碧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

瑶姬宫殿是仙踪。

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

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

至今云雨带愁容。

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

(词)唐·牛希济

谢家仙观寄云岑,岩萝拂地成阴。

洞房不闭白云深。

当时丹灶,一粒化黄金。

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

时闻唳鹤起前林。

十洲高会,何处许相寻。


1

(词)唐·牛希济

枕转簟凉,清晓远钟残梦。

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

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

去年书,今日意,断人肠。


1

(词)唐·牛希济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

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

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愁不语。


1

(即湿罗衣)
(词)唐·牛希济

池塘暖碧浸晴晖,濛濛柳絮轻飞。

红蕊凋来,醉梦还稀。

春云空有雁归,珠帘垂。

东风寂寞,恨郎抛掷,泪湿罗衣。

牛希济

牛希济生卒年不详

陇西(今甘肃)人。牛峤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蜀地,依牛峤。前蜀王建时任起居郎,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同光三年(925),随蜀主降于后唐,据《十国春秋》云:唐明宗命蜀旧臣赋蜀亡诗,众人皆讽蜀后主僭号,荒淫失国。“独希济诗意但述数尽,不谤君亲。明宗得诗叹曰:‘如希济才思敏捷,不伤两国,迥存忠孝者,罕矣。’即拜雍州节度副使。”著有《理源》二卷。《十国春秋》有传。《花间集》收录其词十一首,王国维据《花间集》及《全唐诗》等辑为《牛中丞词》,凡十四首,内容与牛峤相近,但峤喜藻丽,希济则崇尚自然。如《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意境开朗,感情纯朴,富有民歌情调。另一首《生查子》(春山烟欲收)写离别情景,纯朴自然,结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构思巧妙,含蓄情长。《临江仙》七首,每首咏一个神话传说中女神故事,绵丽凄怆,历来为人称道。“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是其中名句。

☚ 毛文锡   欧阳炯 ☛

牛希济?—?

陇西(今甘肃陇西县)人。五代词人。“花间派”代表作家之一。初仕前蜀,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蜀亡,降于后唐,明宗拜为雍州节度副使。今存词十余首,有《牛中丞词》辑本。
索引:牛希济,中丞。

牛希济

牛希济生卒年不详

陇西人,牛峤兄子,仕蜀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同光三年(925)降后唐,拜雍州节度副使。《花间集》录其词十一首,清俊疏朗,长于白描,雅近韦庄。

☚ 毛文锡   尹鹗 ☛
牛希济

牛希济

五代词人。陇西(今属甘肃)人,为词人牛峤之侄。前蜀后主王衍时任起居郎、御史中丞。后唐灭蜀时,降唐入洛阳,明宗时任雍州(今陕西西安一带)节度副使。《十国春秋》称其“素以诗词擅名”,为花间派词人。《花间集》收其词11首,《唐五代词》辑录14首。事迹见《鉴戒录》、《十国春秋》。

☚ 王仁裕   王易简 ☛
牛希济

牛希济

五代词人。陇西(今属甘肃)人,为词人牛峤之侄。前蜀后主王衍时任起居郎、御史中丞。后唐灭蜀时,降唐入洛阳,明宗时任雍州(今陕西西安一带)节度副使。《十国春秋》称其“素以诗词擅名”,为花间派词人。《花间集》收其词11首,《唐五代词》辑录14首。事迹见《鉴戒录》、《十国春秋》。

☚ 王仁裕   王易简 ☛
牛希济

牛希济872?——?

先世为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后为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曾客居山东,遭丧乱,流寓于蜀,召为起居郎,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同光三年(925)后唐灭蜀,唐明宗令作蜀主降唐诗,希济只言数尽,不谤蜀王,为明宗所赏,授雍州节度副使。希济才思敏妙,文学繁赡,超于时辈。尤善文,颇能切中时弊;亦工诗词,为花间词派重要词人之一。著有《理源》2卷、《治书》10卷,今佚。其散文代表作《崔烈论》,运用历史人物针砭时弊,论述详赡,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全唐文》存其文2卷。

☚ 沈颜   程晏 ☛

牛希济Niu Xiji

man of letters of the former Shu at the Five Dynasties. Works: On the Literature Com position,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