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牙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牙疳0676牙垢。晋语。山西离石〖〗。

牙疳

病名。以牙龈红肿,溃烂疼痛,流腐臭脓血为主症。见《儒门事亲》卷五: “牙疳者,龋也。龋者,牙龂腐烂也。”又据发病情况分为:风热牙疳、青腿牙疳、走马牙疳三种。其中以风热牙疳较为多见;青腿牙疳因其下肢兼见青色肿块,故名;走马牙疳多发生在小儿,因发病急骤,故名走马,是一种较危重的急性口腔病,临床可见于急性溃疡性口炎,坏死性龈、口炎。治以清泄毒火为主,内服凉膈散加减;外用锡类散,时时敷涂。参见走马牙疳条。

牙疳

病名。出《儒门事亲》。为齿龈红肿溃烂的疾病。多因风热引起。

牙疳

牙疳yagan

牙疳是指小儿牙龈腐烂,甚至口腔糜烂的一个症候。多发生于麻疹之后。因其病情严重,发展迅速,以及预后不佳,犹如奔马的快速,故又称走马牙疳。本病多由痧毒和伤寒、疟,痢后内热炽盛所引起,因余邪未清,上攻齿齦,口腔而发。脾开窍于口,牙龈属脾胃,热毒攻胃,蒸熏口腔,腐蚀肌膜,即成此病。临床若症见牙龈边缘腐烂,色灰白,随即变成黑腐,有紫色血水流出,口中臭恶,为牙疳的臭息期。治宜清热解毒,可用清疳解毒汤加减。常用药:人中黄,黄连,知母,连翘,牛蒡子,元参,石膏,山栀。若症见腮唇红肿,黑腐蔓延,几天之内,鼻和鼻翼两旁或腮和口唇周围出现青褐色,为内部溃淡已深的标志,属毒火偏重者。若症见唇腐齿落,腮穿颚破,鼻梁塌陷,此时病情已进入毒陷致脱的危象,脉细身凉,法以固脱为主,佐以解毒清心。治宜解毒清心,可用安宫牛黄丸,常用药、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朱砂,冰片,珍珠,山栀,雄黄,黄芩,麝香。治固脱可灌服独参汤或参附汤。独参汤常用药:人参;参附汤常用药:人参,熟附子,姜,枣。

☚ 中医治小儿流涎   牙痈 ☛

牙疳

病名。指牙龈红肿疼痛,继之溃烂,流腐臭血水。因风热所致者称“风热牙疳”,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兼见下肢肿胀,色青紫者,称“青腿牙疳”,多因感受寒湿,或少食五谷蔬菜,肠胃积热所致,治宜祛寒化湿,或清胃热,并多吃新鲜果菜。牙龈紫黑,溃烂迅速,势如走马者,称“走马牙疳”,多因热毒上攻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外治以解毒祛腐为主。

牙疳yá gān

《本草纲目》主治第4卷诸疮下(铜青)(34)。病名。指牙龈红肿,溃烂疼痛,流腐臭脓血等症。见《儒门事亲》卷五:“牙疳者,龋也。龋者,牙断腐烂也。”又据发病情况分为:风热牙疳、青腿牙疳、走马牙疳三种。其中以风热牙疳较为多见;青腿牙疳因其下肢兼见青色肿块,故名;走马牙疳多发生在小儿,因发病急骤,故名走马,是一种较危重的急性口腔病,临床可见于急性溃疡性口炎,坏死性龈口炎。治以清泄毒火为主,内服凉膈散加减;外用锡类散,时时敷涂。

牙疳yágān

病名。见《儒门事亲》。初起齿龈红肿疼痛, 继之腐烂, 流腐臭血水。因风热而致牙疳者, 为风热牙疳; 患牙疳而下肢兼见青色肿块者, 为青腿牙疳; 发病急,病热险者, 为走马牙疳。详各条。

牙疳yá gān

ulcerative gingivit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