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父母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父母官0737对地方官吏,特别是县官的俗称。官话。沈从文《长河》:「你这胡涂乡下人,已经出名字登报,称扬德政,怎么又来禀告~。」

父母官fùmǔguān

原是老百姓对那些清正廉洁、忠于职守、为民造福的地方官的敬称。“父母官”之称源于汉朝,与两任南阳太守有关,一是西汉的召信臣,二是东汉的杜诗。
《汉书·循吏传》载: 西汉宣帝时,九江寿春(即今安徽寿县)人召信臣出任南阳太守。召信臣“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耕劝农,出入阡陌”,他不仅开沟渠数十处,“以广灌溉,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还“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盗绝讼息,深受吏民爱戴,号之曰“召父”。《古谣谚》中,录自《后汉书》的《南阳为杜诗语》中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句。又《后汉书·杜诗传》载: 东汉光武帝时,河内汲(今河南卫辉)人杜诗“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人们便将杜诗比之于召信臣,称为“杜母”,慢慢就有了上述民谣。
上述虽未出现“父母官”一词,实际上已形成这一观念。
大约到宋初,“父母官”一词正式见于文字。如,北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巨海湄,万家呼父母。”(自注:“民间多呼县令为父母官。”)《赠浚仪朱学士》诗:“西垣久望神仙侣,北部休夸父母官。”
“父母官”是老百姓为了表现对那些全心全意为一方百姓谋福利的地方官发自内心的爱戴而给予的敬称。

父母官fùmǔguān

❶旧称州县地方长官。今人借用,带诙谐意。张天翼《出走以后》:“譬如那天说起金县长,七叔就一口咬定这~是个坏蛋:一点也不顾民间痛苦,只知道刮地皮——该杀!”|蒋子龙《燕赵悲歌》:“可见在中国当个‘县太爷’、几十万人口的‘~’,是何等的自在惬心。”
❷泛称主管官员。郎郎《老涛的故事》:“你们几个人,是文学艺术家们的~,现在培养一个作家谈何容易,怎么动不动就从政治上判人家死刑呢?”

父母官fù mǔ guān

名词。关心百姓,为民作主的好官,用于褒义。
【例】在方兴未艾的改革大潮中,他被推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东郊乡民的父母官。(《青年时代》1986年第11期11页)

州官

州官

牧(州牧;邦牧) 州郡 知府 郡守 太守 邦伯 黄道 黄堂
一州之长,州牧:州尊
汉代、唐代的州长官:刺使 使君
清代的州长官:知州
对知府﹑知县等官吏的尊称:太爷
对州县官的称呼:父母官
对州官的尊称:天台
汉代对郡相、太守的尊称:府君
太守的敬称:铃下
太守的代称:五马
(州署中的属官:州官)

☚ 诸侯   县官 ☛
父母官

父母官

旧时对州县等地方长官之尊称。因州县官为亲民官,直接管理百姓,故有是称。此称谓大约始于宋初。王禹偁《谪居感事》诗: “万家呼父母。” 自注:“民间多呼县令为父母官。”《水浒传》第十四回:“本待便解去县里见官,一者忒早些,二者也要叫保正知道,恐日后父母官问时,保正也好答应。”

☚ 臬台   卑职 ☛

父母官fu mu guan

father-mother official (formerly,a popular term for a county magistrate)

父母官fù mǔ guān

民间对州县长官的敬称。

父母官fùmǔguān

〔偏正〕 对州县长官的称呼。老舍《神拳》3幕:“待会儿知县要是来了,给他个面子! 无论怎么说,他总是~!”
△ 多用于称官员方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