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腹泻
内地及印度等热带地区,因气候炎热、水气大而引起的腹泻称为热带腹泻。
病因 胃火平衡失调或衰退者,到印度、尼泊尔及祖国内地、门巴等热带地区,饮水过多,或进食过量或吃瘦肉、果实、新谷类等无营养食品,体热外逸,受外界热气影响引起肝热上盛,体内水液下注,遂发腹泻。本病分隆、赤巴、血、培根所致4种。
症状 总的症状为心窝、两胁、小腹、直肠等疼痛,疲乏、腹胀,饮食不消化,大便秘结。本病在未成熟时下泻少量水液,臭味较小,但一旦成熟后则开始泄泻不停。
分证症状,
❶隆热泻:隆邪所致,下泻带泡沫水液并发出声响。
❷赤巴热泻:赤巴所致,泻物色黄黑而青,气味甚臭。
❸血热泻:坏血所致,泻血。
❹培根热泻:培根邪所致,下泻胶状粘液。其中血与赤巴所致者,属热证;培根、隆所致者属寒证。
治疗 腹泻未成熟时期,早晚多饮白开水,体质良好者,少食或以禁食为宜。方药:内服石榴、木橘、五味子、藏木香、干姜、芫荽子共研细末煎汤,此方具有促使疾病成熟和止泻功能。大便干硬者,内服三果、荜茇煎汤进行洗肠催泻,多饮红花水。发热者,用六味疣果大戟丸下泻,或用缓导剂灌肠。热证,在具有清腑热作用的七味红花散上面加青杠脂、石莲花、五味子共研细末,用米汤和蜂蜜调服或七味胆粉散加配与总剂量等量的木橘研末内服或十味叉分蓼散加配等量木橘研末内服,这些方剂止热泻效果频佳。寒证者,以上方药加配干姜、石榴内服或在四良药上面加配木橘、五味子、莎木面、藏羚羊血内服或四味石榴散加藏羚羊血,用酒送服。寒热交加者,七味五味子散用浓甜酒送服。血与赤巴偏盛者,旱獭胆等各种动物胆粉用白酒送服或野山羊胆与血配伍内服,止热泻效果最佳。重症者,治疗法同肠绞痛。饮食方面,进食加少许干姜等热性调料的米粥,进食绵羊、黄牛等旱地动物鲜肉,饮新鲜酒、凉开水等,依据胃火功能强衰进食。饮食起居以凉热适度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