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烟台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烟台港 164 烟台港位于山东半岛北侧,黄海芝罘湾内,系海湾港口,崆峒岛拱卫于港外,芝罘岛环抱于西北,形成天然良港。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商港,渤海海峡南部的水陆运输枢纽,是我国外贸口岸,对外轮开放港口之一。全港有5座码头,12个泊位,其中有9个万吨级和5000吨级以上的泊位。装卸机械化。主要进出口货物有煤、钢铁、黄沙、木料、化肥、粮食、水产及水果等。外贸吞吐量占18%。该港对外交通方便,海上运输与本省、东北、华北、上海各港间有联系;客运航线较多,与大连、天津海路较陆路为捷径,定期有客运航线,客运繁忙。现已有世界各大洋近20个国家的船舶来本港。 ☚ 天津港 青岛港 ☛ 烟台港 烟台港Yantai山东省重要枢纽港。位于北纬39°00′、东经117°43′、黄海芝罘湾、山东半岛烟台市。港口铁路经蓝烟线连接胶济线深入到全国铁路网,公路便捷。主要腹地为山东、河南、山西、河北等地。港口东倚烟台山,北有芝罘岛并由连岛砂坝与陆岸联接,东有崆峒岛、蛋岛等大小岛屿拱峙湾口外,形成天然屏障,港阔水深。港区分为东港池和西港区。东港内、外航道均为-8.7m,西港区航道-11.5m。集装箱码头前沿水深14m,可接卸第4代集装箱船。至2002年底,共有泊位47个,其中生产性公用泊位39个(含万吨级以上泊位21个),集装箱泊位2个,综合货物通过能力1538万吨,旅客通过能力165万人次。2002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689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135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6万TEU,旅客吞吐量420万人次。已开通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集装箱班轮航线,内贸航线实现南北沿海贯通。主要货种为煤炭、金属矿石、粮食、化肥、水泥等。 ☚ 连云港港 营口港 ☛ 烟台港地名。位于山东烟台市,胶东半岛北岸芝罘湾内。是半岛北部交通枢纽。 烟台港 烟台港位于烟台市区北部东芝罘湾内,是我国国际贸易港口之一。港口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芝罘岛环抱西北,烟台山兀峙于东南,崆峒岛及其他小岛屹立于港北海上,形成天然屏障。港内宽阔水深,是一个不冻、不淤的天然良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根据《中英天津条约》,于1861年8月22日辟为通商口岸,先后修建太平湾码头,东西防波堤和北码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几经扩建,可停靠万吨级海轮。有至天津、大连、青岛、上海、朝鲜等地的货运航线和至大连、天津的客运航线。 ☚ 唐经山东通国外路线 烟台邮界 ☛ 烟台港 烟台港山东省商港。又称芝罘港。北纬37°32′,东经121°23′。位于山东半岛北侧,港湾北面有芝罘岛与市区相连,形成天然屏障。港口陆域面积2.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6.86平方公里。港内水深域阔,不冻不淤。烟台港已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近海运输北通大连、营口、天津,南连连云港、上海、广州、海南等主要港口。沿海运输可与鲁北、辽南各地方港口相连。公路以港口所在地为中心,四通八达。铁路线直达港内,经蓝烟线连结胶济线深入到全国铁路网,贯通沿线几十个大中城市。烟台港的经济腹地范围可达山东、河南、山西、河北等省,是北方重要的贸易口岸。主要货种有煤炭、化肥、粮食、钢材及建材等。烟台港历史悠久,早在1861年即被辟为通商口岸。1915年开始大规模建港,1921年9月人工港池建成。新中国成立后,烟台港进行了多次扩建,特别是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精神,进行了大规模扩建。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烟台港西港池一期工程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建设6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985年4月开工建设,1990年9月竣工。至此,烟台港有东、西两个港池,泊位2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码头岸线3400米,仓库面积62000平方米,货场面积230000平方米,铁路专用线9050米;机电设备1920台(套),其中各种装卸机械340余台,各类船舶50余艘。有职工8000余人,固定资产6.6亿元人民币。烟台港的管理机构为烟台港务局,集政、企于一身,下设30多个企事业单位。承担货物装卸、储存、加工、理货、中转、货物代理、疏运、水陆客货运输、船舶代理、航修、港务工程、机械制造和工业生产、商业贸易、旅行服务及其它多种业务。1990年港口年货物吞吐量为668万吨,旅客进出口为191.2万人次。烟台港是国家水路运输的主枢纽港之一,也是胶东地区的中心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西港池二期建设工程拟建设多用途、钢铁、杂货、盐等六个深水泊位。预计到2000年,烟台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吨以上。 ☚ 益阳港 黄石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