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炫耀性消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炫耀性消费xuànyàoxìng xiāofèi不是出于生产和生活的必需,而是以显示富有、高雅为目的的消费。例如:“当然,可作为‘炫耀性消费品’的产品是不多的,能够进行‘炫耀性消费’的人也是极少数。”(《文摘报》1986.8.24) 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指消费品的使用主要是为了炫耀财富和地位,而不是为了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炫耀性消费的概念是托尔斯坦·凡勃仑(Thorstein Veblen,1899) 引入经济学理论的,他从历史和社会经济的角度对炫耀性消费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从而使人们综合性地理解消费。他认为主要是有闲阶级对此类消费感兴趣,但是每个阶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现象。有闲阶级表现得更明显。判断某种支出是否属炫耀性消费,要看其除了为满足习惯偏好、效用及体面外,是不是使得生活更加完美舒适。“凡勃仑”效应指这样一种社会现象: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一些消费者认为是由于该商品的质量下降或丧失了 “独占性”而停止购买它。结果市场需求曲线的斜率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预料的更陡。它甚至可能进一步向上倾斜而与一般需求规律矛盾。炫耀性消费的概念实际上早就为人们所知。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76) 描述过这样一些人,他们有与众不同的富裕标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稀少性、有用性或积累一定数量该种物品所需的大量劳动决定的。这些劳动只有他们支付得起。斯密认为这是由社会风气决定的。J.B.萨伊 (J.B.Say) 和麦克库洛赫(Moculloch) 以相似的方式阐述了这一问题。但是首次用此术语的是加拿大经济学家约翰·雷 (John Rae,1796~1872),他从人类生活虚荣心的意义上解释奢侈品的属性和效用。他认为虚荣心是高人一等,拥有别人没有的物品的需求。 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消费行为。目的是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炫耀性消费 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通过让他人明白消费者的财富、权力和社会经济地位,从而获得一种比他人优越的自我感觉的消费。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而是通过炫耀所拥有的财富获得社会或其他人的认可。 ☚ 一次性消费 成熟前消费 ☛ 炫耀性消费 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与社会地位而进行的消费。由20世纪初美国制度学派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这种消费的目的不是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是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用于炫耀性消费的商品,价格高反而易使需求者愿意购买。因为只有商品的高价,才能显示出消费者的富有与地位。这种消费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增长的趋势。 ☚ 消费函数之谜 内生收入假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