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泸州市卫生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泸州市卫生局泸州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泸州市江阳南路。1983年建立。局机关设办公室、政工科、医政科、科教科、卫防科、药政科、纪监科,挂靠单位有爱卫办、地防办、公医办和红十字会办公室。职工43人。局长陈杰,党委书记崔炳生。下属人民医院、中医医院、防疫保健站、中心血站、卫校、结防所、药检所和健康教育所8个直属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职责: 贯彻四川省卫生厅和泸州市政府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规定,指导和管理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组织编制全市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负责卫生机构、中西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政、药政、公费医疗、经费等的管理。经过多年建设,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86个,病床6010张 (每千人病床1.3张),卫生人员13030人 (每千人医生数1.1人,护士数0.4人)。卫生部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0余人,市人民医院杨必纯同志荣获国际红十字会第30届 “南丁格尔奖章”。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装备取得明显成效。市辖区县实施 “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建设,2个县同时进行 “世界银行贷款”设备装备; 农村卫生 “三项建设” 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56所,妇幼保健站2所,卫生防疫站2所,3个县实施 “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Ⅴ项目),其中2个县同时实施 “世界银行贷款综合性妇幼卫生项目” (卫Ⅵ项目) 建设。基层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城市医院装备CT等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引进和推广医疗新成果、新技术,能开展球囊心瓣膜扩张术、心脏双瓣膜置换术、超声引导双心室心肌活检术 (填补国内空白)、介入放射治疗等高难度诊疗技术。城乡医疗技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预防保健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大卫生观念、卫生意识增强,健康教育工作名列全省前茅; 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发展,城乡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创建工作成效卓著,5年上了三个台阶,在全省率先荣获 “卫生城市” (1992年)、“全国地级十佳卫生城市” (1993年) 和 “国家卫生城市” (1995年) 殊荣。贯彻 “预防为主” 方针,疾病防治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对群众健康危害较大的主要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地方病、狂犬病防治工作连续5年保持省先进,纳溪县荣获 “全国防盲先进县” 称号。卫生法制化建设逐步健全完善,依法管理卫生事业步入快车道。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取得成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达到国家三等甲级医院标准,7所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达到二等乙级医院标准; 70%的县(区) 达到 “四川省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低限标准”,以初级卫生保健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工作不断拓展,并向纵深发展,独特的 “卫生扶贫工程” 得到上级的肯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