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者·盖耶速丁·纳哈昔Ghiyath al-DinNaqqash
14世纪末15世纪初波斯帖木儿王朝画师。1419年他作为沙哈鲁之子米儿咱·贝孙忽儿的代表,参加了沙哈鲁遣使中国的庞大使团,1422年回到哈烈,并用日记形式记下出使的过程。同时期的沙哈鲁的宫廷史家哈菲兹阿不鲁将它润色后,收进他的史书《历史精华》中。1934年,拉合尔的辛格学院波斯语教授麦特列把它译为英语,对照原波斯文刊出。70年代初,美国学者古德利奇从英国博物馆图书室购买了它的胶卷,由纽约帕拉贡图书翻印公司影印出版。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何高济中译本,就是根据这个本子翻译的,书名为《沙哈鲁遣使中国记》。是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对研究明代的城市建筑、警报系统、宫廷典仪,乃至音乐、舞蹈、杂技、饮食、对外宾的待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内现有何高济汉译本,系据麦特列的波英对照本译出; 耿异汉译本,系据阿里·玛扎海里法文本译出。
火者·盖耶速丁·纳哈昔Ghiyath al-DinNaqqash
14世纪末15世纪初波斯帖木儿王朝画师。1419年他作为沙哈鲁之子米儿咱·贝孙忽儿的代表,参加了沙哈鲁遣使中国的庞大使团,1422年回到哈烈,并用日记形式记下出使的过程。同时期的沙哈鲁的宫廷史家哈菲兹阿不鲁将它润色后,收进他的史书《历史精华》中。1934年,拉合尔的辛格学院波斯语教授麦特列把它译为英语,对照原波斯文刊出。70年代初,美国学者古德利奇从英国博物馆图书室购买了它的胶卷,由纽约帕拉贡图书翻印公司影印出版。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何高济中译本,就是根据这个本子翻译的,书名为《沙哈鲁遣使中国记》。是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对研究明代的城市建筑、警报系统、宫廷典仪,乃至音乐、舞蹈、杂技、饮食、对外宾的待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内现有何高济汉译本,系据麦特列的波英对照本译出; 耿异汉译本,系据阿里·玛扎海里法文本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