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火把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夏 > 火把節 火把節 huǒbǎjié 彝、白、傈僳、納西、哈尼、拉祜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即古時彝族之星回節。當源於原始時代的祭火及祈豐收之習俗。多於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晚舉行。届時家家門前燃松木火把,歌舞宴飲,通宵達旦。清·曹樹翹《滇南雜志》:“火把節即星回節。六月二十五日,農民持炬照耀田間以祈年,通省皆然。其說有三。一,武侯於是日擒孟獲侵夜入城,城中父老設庭燎以迎之。二,曼阿奴之妻阿南。漢將郭某殺阿奴,欲妻之。阿南恐逼己,紿之曰‘妾欲從君,君能從我三事乎? ’曰:‘從。’曰:‘一須作幕火焚故夫,二須焚故夫衣,三須令國人徧知禮嫁。’明日如其言,聚國人張松幕置火其下,阿南抽刀出,令火熾盛,乃焚夫衣告曰:‘妾忍以身事仇乎? ’遂身躍火中,以刀自斷。時六月二十五日也。國人哀之,歲以是日焚炬聚會以吊之。三,鄧賧詔慈善。開元中,南詔於星回節召五詔燕會,慈善逆知其謀,止夫毋往。夫不可,乃作鐵釧約其臂而去。既而南詔果焚五詔,佯以醉失火焚死告各詔。骸骨無從辨認,獨慈善輿尸而去。南詔聞其哲,欲娶之,慈善閉城自固。發兵圍之三日,食盡,乃盛衣裝……自縛於座,竟以餓死。臨卒曰:‘吾往訴夫冤於上帝矣。’南詔聞之悔曰:‘誤逼此貞婦。’乃旌其城曰德源城。三說均有所本。今則農人卜豐年相率歡宴而已。”清·陸次雲《峒谿纖志·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名火把節,苗相聚啖牛豕。”參閱明·沈德符《野獲編·火把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