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澧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澧州 澧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属江南西道。《旧唐书·地理志三》:“澧(li)州:下。隋澧阳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萧铣,置澧州,领孱陵、安乡、澧阳、石门、慈利、崇义6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省孱陵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澧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澧州。天宝初,割属山南东道。旧领县5,户3474,口25826。天宝领县4,户19620,口93349。在京师东南1893里。” ☚ 理番直隶厅 澧阳郡 ☛ 澧州lǐ zhōu《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蠡实(6)。地名。今湖南省澧县。 澧州 澧州五代置。唐澧州澧阳郡。治同唐,领县4。 ☚ 衡州 朗州 ☛ 澧州 澧州隋开皇 (581—600) 初置松州,旋改置澧州。治澧阳 (今澧县澧南乡邢市村)。辖澧阳、石门、孱陵、安乡、崇义、慈利6县。大业(605—617)初改置澧阳郡。唐武德四年(621) 复名澧州。天宝元年 (742) 改置澧阳郡。乾元元年(758) 复置澧州,治澧阳 (今澧县)。辖澧阳、安乡、石门、慈利4县,属山南东道。五代楚置澧州,州治和辖县均同唐朝。宋朝置澧州澧阳郡,治澧阳(今澧县)。辖澧阳、安乡、石门、慈利4县,属荆湖北路。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置澧州路。明太祖甲辰年(1364),改置澧州府。明洪武五年 (1372) 迁府治于今澧县城。洪武九年 (1376) 降为澧州,以州治澧阳县省入。辖安乡、石门、慈利3县,属常德府。洪武三十年(1397)改属岳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 升澧州直隶州。辖澧州(直辖地)和安乡、石门、慈利、安福、永定5县,属湖南省。1913年废州,改置澧县。 ☚ 潭州行省 澧阳郡 ☛ 澧州古地名。隋开皇九年(589),改松州置,治所在澧阳县(今湖南澧县东南,唐移治今澧县)。大业(605—618)初,改为澧阳郡。辖县6。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澧州,天宝(742—756)初,又改为澧阳郡。乾元(758—760)初,复澧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立安抚司。十四年,改为澧州路总管府,二十九年(1396),降为州。1913年废州改县。昔有※廪君蛮和槃瓠蛮分居其间。 澧州隋初改松州置,治所在澧阳县(今湖南澧县东南,唐移治今澧县)。大业初改为澧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澧州,唐时辖境相当今湖南澧水流域西起大庸县东至安乡各县。天宝初又改为澧阳郡,乾元初复为澧州。元至元中改为澧州路。明洪武初改为澧州府,二十九年(1396年)复改为澧州。1913年废为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