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潘大道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潘大道1888—1927四川开县人 潘大道
潘大道1888——1927字力山,四川開縣人,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 生。7歲入小學。15歲入成都日本預備學校,旋赴日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習政治經濟。加入中國同盟會。三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910年冬,回國至北京,應試得上選。1911年應聘擔任四川法政專門學校教授,行至萬縣,武昌起義爆發,遂赴成都,任軍政府法制局局長。旋辭職,任共和大學(黨人董特生創辦) 教務長。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赴上海,任中國公學教授。1916年袁世凱死後,四川督軍羅佩金電邀回川,充督署秘書,同年8月,第一次國會復會,當選爲参議院議員,未赴北京就職,改任四川政務廳廳長。一度代行省長,旋辭職赴北京,任北京大學教授。1919年赴美國留學。1922年第二次國會恢復,返國任國會議員,並被推爲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23年曹錕贿選時,策動部份議員,奮袂南下。1924年11月,復返北京,任國立北京政法大學教務長。1926年秋,任上海法科大學副校長。1927年厦,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在南京開辦政治工作人員養成所,應聘爲教官; 同年秋,回上海法科大學,並創設《讜論旬刊》; 同年10月14日遭暗殺。年39歲。著有《力山遺集》。 潘大道1888~1927学者。字力山,开县人。早年由县资送成都留日预备学校肄业,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清宣统元年 (1909年) 加入同盟会。次年冬回国,在北京应试中举人,任邮传部七品京官。旋回四川策动驻万县的清军统带刘秉璋起义。四川独立后,到成都任都督府法制局局长。旋辞职,任法政专门学校教授,与同盟会党人董修武创办共和大学,任教务长。“二次革命” 失败后,至上海任中国公学教授。1916年罗佩金任四川省长时,被电邀回川任公署秘书。次年张澜任省长时,被委为四川省政务厅长,代行省长职。后辞职,去北京任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赴美游学,考察政治,任 《大同晨报》 总编辑。1922年返国任国会议员及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旋任国立北京法政大学教务长。1926年北京 “三·一八”惨案发生,受学生委托,主持正义,控告段琪瑞。是年秋受聘任上海法科大学副校长。1927年于上海创设《党论旬刊》。10月14日遇刺身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