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潘光旦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潘光旦1899—1967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 潘光旦
潘光旦
潘光旦1901——1967原名光亶,後署名光旦,又名保同,號仲昂,江蘇寶山 (今上海市)人,1901年 (清光緒二十七年)生。1913年江蘇省政府咨送北京清華學校。1922年夏畢業; 秋,赴美國留學,入迪特茅斯大學。1924年獲學士學位; 同年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專攻生物學、社會學、優生學,獲理學碩士學位。返國後,歷任吴淞政治大學教務長,上海時事新報《學燈》編輯,上海基督教青年會《華年》週報主编,東吴大學法律學院預科主任,光華大學社會系主任、文學院院長,暨南大學講師,中國優生學會會長等職務。1927年春,與胡適、聞一多、徐志摩等在上海籌設新月書店。1929年10月,任出席第三届太平洋國際學會中國代表團代表。1914年秋,任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後兼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1937年10月,任長沙臨時大學教務長。1938年5月,臨時大學改爲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務長;10月去職,仍任西南聯大教授。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雲南省支部委員。1946年10月,清華大學在北平復學,任清華大學教授兼圖書館館長。1949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1954年12月,任政協第二届全國委員會委員。1956年2月,任中國民主同盟第二届中央委員會委員。1959年4月,任第三届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後任常務委員,中央聯誼委員會副主任及清華教授。1964年12月,任第四届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後又任民族學院專門教授。1967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終年66歲。著有《優生學》、《優生概論》、《政學罪言》、《人文史觀》、《人文生物學論叢》、《中國之家庭問題》、《中國伶人血缘之研究》、《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等。譯有《民族特性與民族衛生》、《自然陶汰與中華民族性》等。 共1首 (词)当代·潘光旦 风有信,吹不到家乡。 冷落小庭人影静,桃花帘卷漏初长。 皓月正如霜。 共1首 (词)当代·潘光旦 去年记唱黄鹂。 问归时。 楼外杏花醉损瘦荼蘼。 收不住。 来还去。 是游丝。 缠绵练川村渡有谁知。 共1首 (词)当代·潘光旦 萧瑟梧宫多少愁。歌舞频休。 遗响谁留。胜朝皇气黯然收。 风也飕飕。水也悠悠。 黍离麦秀罔心忧。当日层楼。 今日崇丘。江山天地尽蜉蝣。 瑶草烟浮。玉树云流。 潘光旦 潘光旦1899—原名潘保同。字仲昂。曾用名潘光亶。笔名有光旦等。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获该校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上海国立政治大学教务长、《时事新报·学灯》编辑、东吴大学法律学院预科主任、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国立暨南大学讲师、新月书店经理、清华大学教授。1929年在新月书店出版小说《冯小青》。在此前后还出版了《人文史观》、《中国之家庭问题》、《读书问题》、《优生概论》、《人文生物学论丛》、《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研究》、《性的道德》、《性的教育》等论著,还翻译出版了《自然淘汰与中华民族性》。抗战爆发后,赴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图书馆长兼教授。建国后,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 ☚ 潘汉年 潘序祖 ☛ 潘光旦 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号仲昂。早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后,在光华大学、中国公学等校任院长并讲授心理学、优生学、遗传学。曾主编《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后兼教务长。1936年加入国家社会党。抗日战争期间,在西南联合大学执教,并任教务长、社会系主任等职。曾参与创办《自由论坛》月刊,呼吁民主自由。1946年底因民社党参加伪国民大会而退出该党,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常务委员兼昆明支部主任委员。建国后,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67年6月10日逝世。著有《中国之家庭问题》、《优生概论》、《自由之路》,译有《自由教育论》、《人种的由来》等。 潘光旦 084 潘光旦1899—1967中国社会学者,上海宝山县人。19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3年—1926年赴美国留学,主修生物学,并从事人类学与优生学的研究。1926—1934年,先后在吴淞政治大学任教务长、上海光华大学文学院任院长,讲授心理学、优生学、家庭问题、进化论、遗传学等课程。1934—1946年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社会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秘书长和图书部主任等。1946—1952年任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兼系主任、图书馆长。1952—196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从事民族历史的研究。他专长于生物进化与遗传、社会思想史、家族制度、儒学与民族历史等学科。在优生学和家谱史上有突出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伶人血缘之研究》(1941);《明清两代嘉兴望族之研究》(1947);《性心理学》(译注,1946);《优生学原理》(编译,1942);《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1952);《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1955)。他还翻译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达尔文的 《人类由来》等名著。 ☚ 言心哲 杨开道 ☛ 潘光旦1899—1967社会学家。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1922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回国后,先后任吴淞政治大学、东吴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中国公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专长于生物进化和遗传、社会思想史、家族制度史、民族史等学科。解放后长期从事民族学研究。主要著作有《优生学概论》、《中国之家庭问题》等。译著有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赫胥黎的《自由教育论》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