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潘允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潘允中

潘允中(附潘允中语言学论著目录) 赖汉纲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第3分册第95页

潘允中1906——

字尹如,别號弢庵,廣東興寧人,1906年 (清光緒三十二年)生。童年時,入當地國文專修館習經史和詞章。五四運動後,先後就讀於師範學校、中學、厦門大學國文系。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出走南洋群島,從事教育和新聞工作。曾任檳榔嶼《南洋時報》總編輯。抗日戰争期間,在國内多次辦報,先後任廣東韶關《北江日報》社副社長,浙江麗水《民生日報》經理兼代總編輯等。抗戰勝利後,在廣州文化大學任新聞系副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廣東梅縣任南華大學教授兼副校長。1952年院系調整,轉入中山大學中文系任語言學教研室教授,並曾兼任該校函授教研室主任。著有《學點修辭》、《漢語基本詞匯的形成和發展》、《論漢語詞序的發展》。

潘允中

潘允中1906—

字尹如,别号弢庵。广东省兴宁县人。青年时代就学于厦门大学国文系。先后担任报社总编、大学副教授、教授。退休前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其语法方面的著述主要有《汉语语法史概要》、《古汉语基础知识》 (与赵仲邑等合著,其中第三章、第四章为语法部分)两书和一些论文。《试论汉语词序的发展》一文认为,古代汉语里“主—谓”或者说是“主—动—宾”的词序,一般说来是固定的,自殷周秦汉一直到现在基本如此。因此,词序便构成汉语语法的一大特点,但并非唯一的特点,而且词序本身也是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的。并列举了古代汉语词序变化的几种情况,说明汉语词序本身也是汉语发展的历史产物。《汉语动补结构的发展》一文则列举了强有力的例证,阐明动补结构的历史发展事实,认为先秦较流行的是使动用法,动词后面带结果补语的例子不多,但可以算是开始萌芽; 到了西汉,才开始流行;汉魏六朝以后,发展很快,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动词后面带结构助词“得”的补语结构,则起源于南北朝,自唐以后直至近代逐渐发展。先秦后期,开始有了一些表示动作趋向的初期形式,趋向补语盛行于汉,南北朝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而且认为,汉语的动补结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汉语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手段之一。他的《汉语语法史概要》是继王力 《语法的发展》 ( 《汉语史稿》中册)之后又一部汉语语法史的专著。该书上联甲骨文、金文以及《尚书》的语法材料,下系近代乃至现代作品,论述中始终以“史”为线索,并注重吸收近20年来汉语语法史研究方面的新见解,概括地描写了汉语语法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参见“汉语语法史概要”。

☚ 陆宗达   周大璞 ☛
000040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