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f·an(-),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孚袁切,平,元韵。
❶长方下垂的旗子。
❷引申为旌旗的总称。刘禹锡:“一片降幡出城头。”

上一条: 下一条:

旛发fǎ

同“幡”。长幅下垂的旗。即“旐(zhǎo)魂幡(fǎn)”。俗呼“引路幡”,或叫“引路幡幡”。送葬时为棺柩引路的旗帜。注:旗子的内容,见“唵嘛吽”。
《说文解字》:“旛,幅胡也。”注:“谓旗幅之下垂者。”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總名部 > 單稱 > 幡 > 旛
旛  fān

同“幡”。漢·王粲《務本論》:“末世之吏,負青旛而布春令,有勸農之名,無賞罰之實。”《釋名·釋兵》:“旛,幡也。其貎幡幡然也。”《後漢書·禮儀志上》:“[立春]立青旛,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至立夏。”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儀仗鹵簿部 > 扇幡 > 旛
旛  fān

亦作“幡”。古代儀仗。以錦、緞爲之,錯采爲字,上有蓋,四角垂羅文佩飾,繫於龍頭竿上。有絳引、告止、傳教、信旛等數種。唐已用之,達於清,然歷代形制少異。唐制:以絳帛爲之,署官號,篆以黄,飾以鳥翅,取其疾速之意。宋以絳帛,元以緋帛;清則以各色緞爲之。《新唐書·儀衛志下》:“自二品至四品……旛竿長丈,繖一,節一,夾矟二。”《宋史·儀衛志六》:“幡,本識也,貌幡幡然。有告止、傳教、信幡,皆絳帛,錯采爲字。”《清史稿·輿服志四》:“太上皇鹵簿……麾、氅、節各四,旌十六,旛十二。”

旛fan

94F5
<文>长幅下垂的样子。后作“幡”。

各种状况的旗

各种状况的旗

挂着的旌旗:悬旍
旧俗立春挂或带的旗:春旛
古代指有铃铛的旗子:旂(彩~)
挂在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悬旌
垂直悬挂的狭长的旗:幡(旗幡;长~;彩~;画~;灵~;佛~) 旛(长~)
风中的旗:风旗 风斾
随风摆动的旗子:风旌
迎风飘扬的旗:
高扬的旗:危旌 危旆
舒卷的旗:电旂 电旌
舒卷如闪电之光的旗:电斾
闪动舒卷的旗:电麾
美丽的旗:淑旂
绚烂光耀的旌旗:霞旆

☚ 各种旗   有装饰的旗 ☛

旛fān

F009
“幡*”的异体。

旛fān

长方而下垂的旗子。如:旗旛招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