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五6929①名兵(冰的谐音,理发业行话)。晋语。山西。②名鬓角。粤语。广东广州〖tik22-55 〗。③名屋檐。⑴西南官话。四川云阳。1935年《云阳县志》:「檐曰~。《尔雅》檐谓之𣚌,读若滴。」云南玉溪〖 〗、永胜〖 〗。⑵闽语。福建福清〖 〗、闽侯洋里〖 〗。④名檐下落水的地方。闽语。福建漳平〖 〗。   滴水dīshui❶瓦背向下的滴水瓦的瓦头,大致呈三角形。 ❷房屋之间为了房檐雨水流淌而留下的空隙处。 ★点滴 汗滴 馋涎欲滴 垂涎欲滴 滴水dī shuǐ旧时山西理发业谓兵。语见侯精一《山西理发社群行话的研究报告》。系取“滴水成冰”的歇后藏词语。 滴水dishui针灸穴名。出《元亨疗马集》。位于牛后肢蹄叉前缘正中稍上方,左右侧各一穴。皮下有蹄冠动、静脉和趾背侧神经分布。以中(小)宽针顺血管刺入1~1.5厘米,出血。主治蹄肿、寸子扭伤、中暑、感冒。 滴水傣族南传佛教宗教仪式。傣语称“亚南”或“牙南”,“亚”意为“滴”,“南”意为“水”,合称“滴水”。关于此仪来源有两说。一说为古时有一富人,于双亲故去后常将饭菜摆祭父母坟前,但父母托梦告诉他,因坟前鬼多,所敬饭菜不能得。要求将饭菜送到佛寺里,请佛诵经滴水,顺着水流将东西转交给他们。由此,后人便到佛寺滴水,请佛通过滴水将食物转送给死去的亲人。另一说为佛刚到傣族坝子时,请人伐木盖佛寺,但鬼作祟,佛便请鬼喝酒以安鬼,而对不喝酒之鬼则滴以水安之,佛寺遂成。自此形成滴水之仪。后来僧俗群众在赕佛(向佛布施财物等)、晋升佛爷、祭寨神、祭鬼魂、祭谷魂、建寨、盖新房时,或当佛爷在诵经祝愿开始及结束,要将净水往地上浇洒些许,以求幸福安康。 滴水水(shui)〈名〉滴水瓦。盖在房檐上供下雨天疏导流水的瓦,下端带有悬垂的边儿。 《金》七十: 这西门庆抬头,见正面五间皆厂厅,歇山转角,~重檐,珠帘高卷。又七二: 原来五间大厅,球门盖造,五脊五兽,重檐~,多是菱花槅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