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唐肃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唐肃宗711—762

即李亨。唐代皇帝。玄宗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陷长安,玄宗逃往四川,他在马嵬坡与玄宗分手,北上灵武,即皇帝位。用银青光禄大夫、行军长史李泌计,以长子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诸将隶属元帅府。李泌劝他采取拖垮叛军、然后进攻叛军老巢范阳的策略,他不能采用,一心想收复洛阳和长安。结果多次打败仗。郭子仪劝他借回纥兵。回纥怀仁可汗派叶护率精兵四千余人助战。他与回纥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至德二年(757年)秋,郭子仪率朔方等镇兵及回纥、西域兵共十五万,于长安城西大破叛军,收复都城。同年十月收复洛阳(东京)。次年,他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令郭子仪等七节度兵二十万及李光弼、王恩礼两节度使,合力进攻安庆绪。至德四年,鱼朝恩聚六十万兵力进攻邺城(今河南安阳),被史思明击败。洛阳随即被史思明占领。至德六年,在鱼朝恩怂恿下,强令李光弼进攻洛阳,结果惨败。不久,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唐军乘机进军,打败了史朝义。安史之乱平定后,在战争中培植的宦官势力进一步发展,宝应元年(762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代宗),他惊忧而死。

唐肃宗

唐肃宗711—726

即李亨,玄宗第三子,母杨氏,肃宗即位后,册封为皇太后。肃宗初名嗣昇, 后改名浚, 又改名璵, 立为皇太子后改名绍,旋又改名亨。二岁时封陈王。开元四年 (716) 封安西大都护。开元二十五年,太子瑛废死,次年立为皇太子。公元765年七月,玄宗逃难,肃宗继位于灵武。为击破安史叛军,收复长安,借回纥兵,并与之约: “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归回纥”。既克长安,回纥欲如约。时代宗李俶为广平王,跪于叶护马前说: “若遽俘掠,则东京皆为贼固守,不可复取矣。” 长安才免掳掠。肃宗之昏愚,由此可见。幸其内有李泌,外有郭子仪、李光弼,才能免强维持。肃宗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李辅国久典禁军,专权用事,以至可随意罢免宰相。宦官势力渐张。762年四月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勒兵三殿,收捕越王系、皇后张氏,宫人惊骇逃散,肃宗身在长生殿,而莫能救。是夜,肃宗卒,年五十二,谥曰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葬于建陵。皇后张氏,代宗继位后被杀。章敬皇后吴氏,代宗生母。肃宗十四子,七女。

☚ 唐玄宗   唐代宗 ☛

唐肃宗711—762

唐代皇帝(756—761)。名李亨。唐玄宗子。安史之乱中即位于灵武。在位期间,为收复长安、洛阳,平定藩镇叛乱,曾借兵于回纥、并于至德二年(757年),使郭子仪等配合回纥兵复长安、洛阳。他曾委宦官为观军容使,致使宦官势力进一步扩大,实开宦官弄权之。宝应元年(762年)宦官李辅国等杀张后,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他惊惧而死。

唐肃宗711—762

唐朝皇帝。756—761年在位。唐玄宗第三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立为皇太子。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叛军攻占潼关,其随玄宗西走,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当地士众遮揽西进,乃与玄宗分道,北上灵武即帝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至德二年(757),郭子仪帅众与回纥军收复长安、洛阳。时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致洛阳遭极大破坏。三年,迎玄宗归长安。在位期间,宠信张皇后,纵其干政,又信用宦官李辅国等,纵之操持军政大权,遂致宦官势力日隆。宝应元年(762),李辅国、程元振发动事变,杀张皇后和越王系等,拥立太子李豫。肃宗惊忧而死。庙号肃宗。

唐肃宗

见 李亨

唐肃宗711—762

即李亨。唐朝皇帝。756—761年在位。玄宗第三子。天宝十五载(756)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在位期间,平定了安史之乱的战争,借兵回纥,至德二载(757)收复长安、洛阳。宠信张后,重用宦官,使之操纵军政。宝应元年(762)宦官李辅国等杀张后,拥立太子李豫(代宗),他惊忧而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