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垂纶:垂钓。纶,钓鱼的丝线。 莓苔:潮湿地上的低等植物。 得:诗中无意义,表语气。 不应人:不回应叫他的人。 鉴赏导示 这首诗和白居易的《池上》一样,是以儿童题材入诗的。作者胡令能(生卒年不详),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隐士。他存世的诗只有四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鉴赏 诗的前两句写一个头发杂乱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他侧坐在河边草丛中,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出了“学垂纶”处环境的幽静,为下文起了铺垫作用。 诗的第三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打破了环境的幽静。看见过路人前来问路,小孩在很远处就摆手制止。“遥招手”通过动作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机灵调皮的小孩形象。他为什么这样做呢?紧接着诗的第四句回答了这个问题:生怕鱼儿被惊吓跑了,所以有人问路他也不回答。 这首诗,通过对小孩外貌、动作、神态等的描写,使一个山野儿童的形象跃然纸上。 鉴赏要点 [1]名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情景交融,动静结合。 [3]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