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后指标Lagging Index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一种。指标反映的内容落后于国民经济周期当前波动的实际情景,例如某指标的高峰或谷底均比国民经济周期的高峰或谷底落后若干个月。滞后指标的变化一般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变化,如失业率、库存量、银行未收回贷款规模等,有助于验证领先指标所表示的经济趋向是否真实。 滞后指标 滞后指标美国经济学家指通常要在整个经济好转后才能达到经济周期转折点的那种指标。美国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要了解不断变化的经济的全面情况,就需要了解滞后指标。单位劳动费用、利息率及制成品库存量等滞后指标的增加,都有可能引起利润额、追加原料库存额等超前指标的下降。 ☚ 滞胀 蓝领工人 ☛ 滞后指标 滞后指标lagging indicators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首创的经济指标分析法预测短期经济变动时对某一类经济指标的称谓。这些指标在历次经济周期中因始终落后于经济发展总形势,故称滞后指标。其特殊作用在于证实在此以前所出现的各种变化。在商情指标分析中所用的一个包括25种时间数列的实例中,有以下6项滞后指标: ❶失业满15周的失业率(百分数); ❷新厂房和设备支出(年率); ❸制造业和商业库存额; ❹制造业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指数(1967=100); ❺每周报告的大商业银行未清偿的商业和工业贷款; ❻短期商业贷款的银行利率(百分数)。 ☚ 同步指标 扩散指数 ☛ 00002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