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囊炎bursitis系滑囊的一种炎性病变。多为位于滑囊附近炎症波及而致;亦可因关节、肌腱过度摩擦而引起。多发生在髌前、肩胛下、坐骨结节、腘窝等处的滑囊。临床表现:局部有肿胀的包块,较软,触痛有波动感,运动时疼痛加剧,如与关节囊相通活动时关节囊增大。X线检查或穿刺有助于诊断。治疗:急性期适当休息,减少摩擦;慢性者可适当应用理疗、按摩等;化脓者应用抗生素并切开排脓。 滑囊炎由急、慢性损伤引起的结缔组织中囊状间隙内壁的炎症。常见的有坐骨结节滑囊炎、腘窝囊肿、髌前滑囊炎等。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人。表现为关节附近出现一个疼痛包块。圆形或椭圆形,穿刺可得清晰滑液(慢性)或血性粘液(急性),感染时有炎症表现。治疗可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避免再次受伤,防止复发;继发感染需切开引流,然后切除滑囊。 滑囊炎bursitis系关节周围的滑囊积液、肿胀和炎性反应。多由外伤、感染、化学性刺激或类风湿等所致。常见部位为三角肌下、坐骨结节、髌前及跟腱等处。主要表现为囊性肿块、轻微疼痛、有波动感。X线检查有时可见钙化或骨化。早期休息、理疗有效,慢性肥厚性者应行切除术。 滑囊炎 滑囊炎滑囊炎是滑囊由于损伤性、细菌性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的炎性反应。 滑囊位于关节附近界于骨突与肌腱、肌肉或皮肤之间的囊状间隙,其内壁是内皮细胞组成的滑膜,囊内有少量滑液,借以减少软组织与硬组织之间的摩擦,便于滑动。实际在人体凡摩擦力或压力大的部位都可有滑囊存在,但在正常体检时不易发现。滑囊有两种,一为恒定滑囊:在胎儿期已发生,其部位恒定,全身约有百余个,如肩峰下滑囊、鹰嘴突滑囊、髌前滑囊等。另为不定或偶发性滑囊,是在骨隆起或骨畸形部位,因适应局部的摩擦或压迫,由疏松结缔组织化生而产生的继发性滑囊。如脊柱结核后突畸形时棘突与皮肤之间形成的滑囊, 𧿹外翻时跖骨头内侧滑囊等,此类滑囊分布不定,数目不一,但其结构和恒定滑囊一样。 临床常见的滑囊炎多由于长期、反复的摩擦或压迫引起的慢性滑囊炎,如老年体瘦久坐木凳者,由于臀部失去脂肪垫的缓冲,坐骨结节滑囊成为摩擦和压迫的重点而引起的滑囊炎,经常跪位工作者引起的髌前滑囊炎,过去矿工易发生的鹰嘴突滑囊炎,穿鞋太紧引起的跟腱后滑囊炎等。滑囊发炎后滑膜水肿、充血,囊内渗出液增加,继而滑膜增生,或呈绒毛状,囊壁增厚,纤维化等。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关节附近的骨隆起处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清楚,大小不定,患者感到疼痛或轻度压痛,患肢可有部分活动障碍,滑囊浅在者可测出波动,而深部滑囊或囊内张力高者则不易测出,有时被误为实体肿瘤,穿刺可抽得粘液或血性粘液。急性滑囊炎的损伤史及临床症状较为明显,疼痛及压痛较重,若继发化脓感染时,则疼痛剧烈,除局部皮肤红、热、水肿外,并可伴有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全身症状。除损伤性滑囊炎外,特异性滑囊炎有: ❶结核性滑囊炎: 可原发于滑囊,也可继发于附近骨结核病灶,常见的如股骨大粗隆结核性滑囊炎; ❷类风湿性滑囊炎: 常见于跟部滑囊,可伴有其他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❸痛风性滑囊炎: 易发生于鹰嘴突滑囊和髌前滑囊,囊腔内常有石灰样沉积物。 ❹梅毒性滑囊炎: 早期发生渗液,然后破溃,常形成窦道或溃疡。 治疗 减轻滑囊炎部位的摩擦或压力刺激,使患肢得到适当休息,局部可进行物理治疗,肿胀明显者,可行穿刺吸引,然后囊内注射强的松龙加普鲁卡因溶液,再加压包扎。保守治疗无效,或治疗后仍有症状影响工作时,可行滑囊切除。由骨畸形引起的滑囊炎常须行矫形手术治疗。对化脓性滑囊炎,应将脓腔切开引流,同时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对特异性滑囊炎应根据不同病因给以全身治疗。如为结核性者可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行滑囊切除,痛风性者按痛风治疗,若局部为慢性肿胀且有疼痛时也可行手术切除。 ☚ 肋软骨炎 腱鞘炎 ☛ 00003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