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召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召公

西周初政治家。燕国始祖。姬姓,名奭。文王庶子。因采邑在召(今陕西歧山西南),称为召公或召伯(一作“邵公”、“邵康公”)。曾从武王灭商,因功封燕,不就国,留佐王室。成王即位,任太保,对周公摄政有疑。周公作《君奭》,说明周室重臣唯其二人,责任重大,冀其胸怀开阔,共理朝政。他乃与周公共辅幼主。武庚、管、蔡叛乱爆发,受周公之命授吕尚征讨大权。成王亲政后,受命往建成周及王城(亦称“郏鄢”)。督建期间作《召诰》,总结夏、商灭亡的教训,反复以“敬德”“保民”告诫成王。成周及王城建讫,和周公“分陕而治”,主管陕西之地。成王将死,与毕公受命辅相太子钊。钊立为康王,常诫康王要节俭、节欲。他和周公一起,对西周初年的大治局面作出了贡献。

召公

召(shao绍)公

姓姬名奭(shi士),周的支族,武王的臣子,一说为文王之子,因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曾佐武王灭商。被封于燕。成王时任太保,与周公分陕而治。陕以西由他治理,陕以东由周公治理。

☚ 成王   股肱 ☛
召公

召公

召康公,姓姬名奭。召,shào。周公之兄。武王灭纣后,封于燕,史称燕召公。成王时入据三公,为太保。(周之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出与周公同为二伯,分陕而治。陕以西乡邑为召公旧封。寿一百八十岁,或称寿一百九十余岁。《大雅·江汉》四章: “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毛《传》:“召康公名奭,召虎之始祖也。”郑《笺》:“昔文王、武王受命,召康公为之桢干之臣,以正天下。”

☚ 玄王   召伯 ☛
召公

召公

周朝燕国之始祖。姬姓,名奭,周之支族。因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召一作邵,与周公并称为“周邵”。刘向《九叹》:“废周邵于遐夷。”王逸《九思》:“周邵兮负刍。”《楚辞章句》云:“周,周公旦也;邵,邵公奭也。”周武王时,召公为左右之臣,佐武王灭纣。周朝既建,封于燕。成王时,为太保,主持营建洛邑,与周公旦东伐淮夷、残奄,并与周公分陕而治,自陕而西由召公主之。《尚书·召诰》是他营建洛邑时所作。

☚ 冯夷   幼艾 ☛

召公shào gōng

〖名词〗
一、指召穆公。召公奭的后代,名虎,为周厉王的卿士(3)。《召公谏厉王止谤》: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不能忍受暴虐的政令。”《召公谏厉王止谤》:告召公曰。——告诉召公说。《召公谏厉王止谤》:召公曰:“是障之也!”——召公说:“这是堵住人民的嘴!”
二、周代燕国始祖。名奭,曾佐武王灭商,被封于燕(3)。《管晏列传》: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管仲就乘机责令燕国恢复召公的政令。《上梅直讲书》: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凭召公那样贤能,凭管叔、蔡叔那样亲近,却不了解周公的心思。《上枢密韩太尉书》:入则周公、召公。——在朝中有周公、召公。

召公

又作“邵公”、“召康公”。燕国始祖。姬姓名奭。因最初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助武王灭商。受封于北燕。成王时为太保,与周公分陕而治。

召公

召公

亦作邵公、召康公,周初大臣、政治家。姬姓,名奭。因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 故称为召公或召伯。辅佐武王灭商,被封于燕,为燕国的始祖。成王时任太保,为三公之一,与周公分陕而治, 陕 (今河南三门峡西)以西由他治理,甚得兆民和。他巡行乡邑,常决狱政事于棠树之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 无失职者。他死后,民思其政,怀棠树不敢伐,作《甘棠》诗以歌颂之。其言论见《书·召诰》。谥康。厉王时有召公为奭之后裔。国人暴动中曾以其子替死太子靖, 并与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后拥立靖为王,是为宣王,召公与周公又共同辅佐之。

☚ 史佚   毕公高 ☛

召公

见 召公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