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湿地污染、破坏与退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湿地污染、破坏与退化

湿地污染、破坏与退化

湿地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因排入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生存及湿地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湿地污染的原因有:
❶工业造成的湿地污染。工业产生的废渣、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废气通过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进入湿地,是造成湿地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污染造成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无机盐类污染物及固体悬浮物等,湿地水体呈现富营养状态。藻类大面积滋生,导致水质变差,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❷农业造成的湿地污染。农业用的化肥、农药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湿地水系造成湿地污染。农业污染的湿地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由于有机农药的流入而使水体的COD、BOD质量浓度明显增加。
❸人类生活造成的湿地污染。人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COD、氮、磷、固体悬浮物等,这些都将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湿地污染是湿地退化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湿地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使许多河湖 (如巢湖、滇池、太湖等) 湿地及沿海水域水质恶化,加速了某些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和寄生虫的流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危害。
我国的主要湖泊有52%以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是COD、酚、氨氮等。同时湖泊普遍受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75%的天然和人工湖泊出现富营养化; 其中10%的湖泊达到严重的富营养化程度。我国江河水质污染主要为耗氧有机物。1999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01亿吨。据对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松花江等水系监测,有63.1%的河段水体遭到污染。长江接纳污水量最大,平均每日接纳废污水量达3569万吨。2005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7大水系的41 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32%和27%。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低于Ⅳ类水质的水,由于水中有害物质含量已高出有关规定的指标,影响人体健康,不能作为饮用水,也不能作为渔业用水。海岸带湿地水质和底质污染主要是由陆源污染物引起的。沿海1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每年排入海中污染物总量为657万吨。以有机污染物为主,占93.51%,其次是石油类、重金属、有机氯农药等污染物。海岸带污染引起赤潮发生频繁、生物资源质量下降、局部滩涂成了死滩。

☚ 综合生物塘   湿地退化生态恢复机制 ☛
000019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