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Xiang e gan geming genjudi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公略等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 ☚ 湘赣革命根据地 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28年7月平江起义后开辟,1930年9月红军主力转移后,留下部分红军与地方武装坚持斗争,于1931年9月建立了湘鄂赣苏维埃政府。由于王明“左”倾错误领导,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受到重大损失。1934年秋以后,少数部队在傅秋涛领导下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1928年7月彭德怀等人领导平江起义成立红五军后,经数月转战,彭德怀、滕怀远率主力于12月间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胜利会师,另一部由黄公路等率领,改编为中国红军湘鄂赣支队,留在当地坚持斗争。次年8月,鼓德怀率部分部队返回湘鄂赣边,与湘鄂赣支队合编后共约3000余人。此后,部分部队进军鄂南,与红十二军会合,至年底发展到6000余人,留在湘赣边界的部队也连战皆捷,两支部队割据地区扩展到平江、浏阳、修水、铜鼓、万载、宜春、通城、阳新、大冶、崇阳等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后来这一根据地的鼎盛时期,还扩展至湖南的湘阴、岳阳、临湘和长沙的部分地区。 ☚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湘赣革命根据地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八七会议后,中共湖南、湖北、江西的地方组织领导了三省边界地区的武装起义。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在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配合下,发动平江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在湖南的平江、浏阳和江西的修水、铜鼓、万载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同年11月,红五军主力向井冈山转移后,王首道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黄公略任中国工农红军湘鄂赣边支队长,在湘鄂赣边区坚持斗争。在此期间,彭德怀、滕代远曾率红五军两次返回湘鄂赣根据地。1930年6月,红八军、红十六军与红五军在大冶合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委。8月,红三军团主力与红一军团在浏阳会师,成立了红一方面军。1931年7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成立,李宗白任书记。9月,建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赖汝樵任主席。苏维埃区域曾包括湖南的平江、浏阳、岳阳、湘阴、临湘及湖北、江西各地共20余县。后由于王明 “左”倾路线影响,红十六军在第五次反“围剿” 中损失惨重,余部在陈寿昌、徐彦刚、傅秋涛等领导下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 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之一。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在湖南平江领导革命士兵举行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随后,在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平江、浏阳、通城、修水、铜鼓、万载等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政权。10月成立了中共湘鄂赣边界特委,滕代远任书记,湘鄂赣根据地遂开始形成。12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余部由黄公略率领在湘鄂赣边界继续坚持斗争。1929年10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由井冈山地区北进,在平江黄金洞、桐木桥地区与黄公略所率领的部队会合。此后,红五军转战于湘赣与湘鄂赣之间,经过半年的作战,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创建了湘鄂赣与湘赣两块根据地联成一片的新局面。1930年6月红五军和当地发展的武装力量红八军、红十六军合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军团长,滕代远任政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