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与水库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将湖泊和水库中的污染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化成为无害物质的工程技术。生物修复具有成本低、代价少、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工业治理所不具备的优势,在环境污染治理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湖泊和水库水体污染的生物修复成了最主要的治理方式。
湖泊和水库水体污染的生物操纵控藻技术。生物操纵是系统治理水体及实现经济效益的方法。经典生物操纵理论是通过添加肉食性鱼类或减少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使浮游动物生物量增加,以控制蓝、绿藻生长。主要有湖泊和水库水体污染的植物操纵修复。植物操纵是采用工业和工程手段来减少水体中的藻类植物并增加草类植物的比例,以减少藻类植物所形成的污染。国内外研究了多种水生植物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都能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对去除氨、氮有显著效果。在修复性植物引入中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网箱养草法、水域浮床无土种植法以及人工浮岛法等。湖泊和水库水体污染的动物操纵修复。动物操纵修复是通过添加肉食性鱼类或减少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使浮游动物生物量增加以控制蓝、绿藻生长。也有提出利用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控制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的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并在武汉东湖、滇池、巢湖等富营养化湖泊和水库中得到应用。
湖泊和水库水体污染的植物净化技术。是利用植物的吸收和代谢功能将环境介质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分解、富集和稳定的过程。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不造成二次污染、具有保护表土、减少侵蚀和水土流失等特点,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等多种元素。可吸收、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可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或有抑制有害藻类繁殖的能力,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利于水体的生物平衡等。高等植物能有效地用于富营养化湖水、河道生活污水等方面的净化,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避免二次污染的治理污染水体的方法,净化效果突出。
湖泊和水库水体污染的微生物净化技术。微生物作为水体中的一类分解者,在水体净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水体中,微生物经过驯化期后便自身大量繁殖,分解污染物质。高效微生物光合细菌、消化细菌、复合细菌等,在处理富营养化的景观水体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对氮、磷营养盐有很高的去除率,增加水体的溶解氧,改善水质。人工选育培养出高浓度的有效微生物菌群在景观水体修复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大量繁殖,使原生后生动物等浮游生物增多,抑止藻类的生长,藻类的减少可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使水质得到改善,水体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