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代神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神话

古代神话gudai shenhua

远古人民运用想象以解释和描述自然及文化现象的语言艺术。神话大量产生于氏族社会中,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低,限制了人们的认识能力,使他们对周围世界及人类自身难以作出科学解释,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感到无能为力,于是便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和客观世界形象化,拟人化,编织出许多奇异的故事,借以解释世界,寄托生活愿望。这就是神话的起源。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是早期人类的宇宙观,它最初是与原始宗教、巫术、图腾崇拜结合在一起的,既带有原始时代社会生活的印记,也反映了原始思维的特点,如混同物我、相信万物有灵、相信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等等。
我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但由于流传中大量散失及被人为地历史化,故显得零碎而无系统。它们散见于《山海经》、《庄子》、《列子》、《楚辞》、《穆天子传》、《淮南子》、《搜神记》等古籍中,按照地域,可分为不同系统,其内容则包括开辟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有关部族战争和工艺文化的神话等不同种类。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特点和认识水平,表达了他们的感情和愿望。如盘古神话叙述盘古开辟天地,死后身体化为万物,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起源的认识;女娲神话叙述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包含着对人类起源和中国地形的解释,也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后羿射日”歌颂了技艺精湛的射手和为民除害的英雄,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黄帝擒蚩尤”则反映了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战争。另外如《山海经》中所记的驩头国、羽民国、奇肱国的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克服自身局限,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愿望。我国古代神话中的正面形象,大都具有坚韧顽强、敢于斗争、牺牲自我、为民造福的特点,表现了古代中国人民改造世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具有崇高的审美特征。如“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等故事,曾给后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流传过程中,不同地域和种类的神话往往互相影响与融合,产生了一些变异,有些神话打上了后世意识形态的烙印。
中国神话具有多族多源的特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如藏族的《斯巴宰牛》、满族的《女真定水》、壮族的《布洛陀与妹六甲》、纳西族的《人祖利恩》、彝族的《开天辟地》等,它们丰富多采,各具特色,是中国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故事至今仍在人们口头流传。
古代神话是研究古代社会及人类早期生活和心理的重要材料,又是对后代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最早艺术创作。神话中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大量运用了想象、幻想、拟人、夸张等表现方式,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神话中有情节,有人物,其叙事方式和塑造形象的手段为后代的叙事文学所继承,促成了寓言、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出现。神话的题材、内容是后世作家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其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哺育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古代神话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中国神话的专著有茅盾的《中国神话研究AB C》、袁珂的《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等。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   上古歌谣 ☛
古代神话

古代神话

又称远古神话。原始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的一种不自觉的幻想的解说。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低,我们的祖先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及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所以就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由此产生了神话。神话是文学的祖先,是由原始人集体口头的创作。人类的原始时代之所以产生神话,一般都认为与万物有灵观念有关。原始人在该观念支配下,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人格化、神化了,在想象的作用下又产生了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神话。早在先秦古籍中,如《山海经》、《左传》、《国语》、《楚辞》及《吕氏春秋》等著作中,一些著名的神话就得到记载。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人同自然斗争和解释自然的神话,著名的篇章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水》、《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另一类是反映社会之争的神话,著名的篇章有《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舞干戚》、《黄帝战蚩尤》等,这些神话至今依然在民间口头上流传。

☚ 中国古代文学   上古歌谣 ☛
000034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