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民间美术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湖南民间美术全集》系首次对省内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全面搜集、深入研究、系统编辑出版。由于民间美术的特殊性,不少作品已难以采集,甚至濒临灭绝,在收集选编方面留下不少遗憾和不足,但是,从总体面貌来看,《湖南民间美术全集》 的出版,是民间美术研究与出版的一大成果,它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湖南民间美术全集》 的编者将全集分为八卷,它们分别为:(一) 民间印染花布卷: 湖南的蓝印花布历史悠久,花样繁多,流传极广。制作技法有印染、扎染、蜡染、拔染等种类。它们各自充分发挥不同工艺手法的特殊效果,疏密、虚实、点线巧妙结合,简洁明朗,朴实大方,颇具审美价值。(二) 民间刺绣、挑花卷: 刺绣与挑花遍于三湘,在人民生活中运用极广,大至堂檐、帐檐、被面、衣饰,小至枕头档、口水兜、钱荷包,无不精美动人。著名的湘绣就是在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民间刺绣更强调装饰效果,其造型生动大胆,针法多变,风格也更多样。湘西的苗绣纹样灵秀,施色明丽,具有浓郁的民族情调。挑花又称“十字绣”、“架花”,多以单色为主,它在工艺局限下发扬其所长,讲求饱满对称的布局,纹样秀婉。如土家族挑花布底或白或黑,格调典雅,尤以手帕、头巾出色; 侗族挑花纹样多见十字太阳纹,色彩绚丽夺人; 而瑶族挑花裙和挑花被面的共同特色是纹样疏密有致,花中藏花,耐人寻味。(三) 民间织锦卷: 织锦是我国南方民间最具特色的织造工艺之一。湖南有土家、苗、侗、瑶四大锦。其中土家锦以他们世代相传的打花铺盖(土语称西兰卡普) 闻名于全国; 苗锦有色彩沉着、古朴厚重的 “牛肚被面”为人所称道; 侗锦用途更为普遍,它制作细腻精美,色彩明亮和谐; 瑶锦则有民间广为流传的“八宝被面”,其纹样粗犷单纯、朴素大方。还有盛行于湘西、湘南地区的织锦花带,用途很广,甚至作为男女定情之信物,编织精巧、纹样繁多,深受人们喜爱。(四) 民间剪纸、木版画卷: 湖南剪纸包括剪纸、凿纸花样两大类。剪纸大都运用于喜庆节日,多带吉祥、和悦之气象。凿纸主要运用于服饰的刺绣底样,纹样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凿工精巧,风格灵秀,泸溪踏虎乡黄靠天的凿纸最负盛名。湖南的木版画以隆回县滩头年画为主。滩头年画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以粉纸木版水印,造型夸张大胆,多用品红、品绿、黄丹、青莲等色,鲜亮夺目,洋溢热烈气氛。《老鼠娶亲》为其代表作。还有江永瑶族乡木版纸码,其造型稚拙,刻线刀味十足。(五) 民间雕刻卷: 湖南民间雕刻大致可分木雕、石雕、竹雕三大类。木雕又分建筑木雕,湖南民居建筑木雕,其规模蔚为壮观; 家具木雕,如湖南普遍注重家具雕刻,尤以湘西滴水雕花床最为精致; 宗教木雕则有衡阳的香火狮子和湘西一带的傩戏面具较有审美价值。石雕在湖南也很普及,除各类石狮子以外,还有永顺塔卧的石雕牌坊和宁远文庙的石雕龙凤柱及浮雕柱础极为精彩。竹雕也是湖南一大特产,其中竹根雕、竹簧雕具有一定艺术品味。(六) 民间陶瓷卷: 湖南民间陶瓷可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古代民窑陶瓷作品,唐代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绘和土陶动物、人物雕塑可称稀世之珍品,还有洞庭湖流域发掘的宋元时代陶仓、魂瓶等。另一方面是民用陶瓷器皿,其中以龙山民用陶器和湘阴刻花陶器最具特色。(七) 民间绘画卷: 湖南自古以来巫风炽盛,民间祭祀活动甚为流行,应运而生的民间宗教水陆画自然多姿多彩,其中大部分作品都反映了天、地、人三界景象,且多以工笔重彩技法绘就,其风格与形式与楚地古代帛画有着一脉相传的内在联系。(八) 民间美术拾零卷:由于湖南民间美术的门类复杂、品种繁多,一些精彩的作品较难归于大类,又不忍割舍,特列此卷,起着综合与拾零的作用。诸如银饰、纸扎、竹编、鞋帽、袜垫以及民用器具等等,虽是五花八门,却也色彩缤纷,饶有趣味。 ☚ 湖南少数民族图案集 湖南民间美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