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杂交水稻
60年代初,湖南省黔阳安江农校教师,经过10年探索,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运用三系配套方法进行杂交试验。1974年突破杂交稻繁殖制种关,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并不断选育高产、优质、早熟新组合。到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25亿亩,增产稻谷2000亿斤,创利税900多亿元。1987年开始杂交水稻育种从一阶段三系法间杂种优势利用向二阶段法亚间杂种优势利用发展。“交农S—1”作为供体,转育出新组合,在湖南全省试种、试验和示范。杂交水稻已获四项国际大奖,并作为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