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省属综合性中医教学医院。在长沙市蔡锷北路。前身是民国23年(1934)在“仲景堂”遗址创办的湘省国医院。195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接管后,改名湖南省立中医院。同年9月,下放长沙市管理,易名长沙市立中医院。1954年收回后,复名湖南省立中医院。1960年改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1965年改今名。1995年,开放床位316张,有工作人员381人(内卫生技术人员270人)。医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该院是湖南中医教育和科研的发祥地,以该院为基地成立了湖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省中医药研究院的前身)。“湖南省肛肠疾病防治研究中心”和“湖南省皮肤疮疡疾病中医治疗研究中心”也在这里。全院有32个专科专病门诊,开展70多种传统治疗方法和更多的自制方药疗效显著。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疮疡科、针灸科、耳鼻喉科和妇科尤具特色。是“三级甲等中医院”。 ☚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衡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省级中医教学医院、综合性中医院。位于长沙市蔡锷北路。前身为湘省国医院。1952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接管,改名湖南省立中医院,隶属湖南省卫生厅。同年9月下划长沙市管理,改名长沙市立中医院。1954年收归省卫生厅领导,复名湖南省立中医院。1960年改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1965年定为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0年12月,又加挂湖南省中医院牌匾。新中国成立后,该院成为现代湖南中医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祥地和重要基地。以该院为基地,成立了湖南省中医进修学校,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还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奖。1986年成立了内科、伤科、耳鼻喉科和针灸科4个教研室。自1987年政府先后拨款1100多万元,征地扩建、新建一栋建筑面积为9800平方米、12层高的综合大楼,病床增至300张。2004年新门诊大楼建成开业。在肛肠科、皮肤疮疡科、针灸科、耳鼻喉科、妇科和骨伤科方面均中医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全国中医皮肤疮疡医疗中心、全国肛肠疾病重点中医专科及湖南省肛肠疾病防治研究中心和湖南省骨伤传统治法研究中心均以该院为基地。 ☚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