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和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和堂室主不详。疑即宋孙觌。清和,清静和平,清明和暖。汉贾谊《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则万生遂茂。”三国魏曹丕《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孔丛子·论书》:“阴阳清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宋孙觌《清和堂铭》:“泾浊河浑,跳波伏砾。俯而视之,昧昧之觌。吾知其中,至清者出。阳骄阴沴,火旱水毁。铄石流金,析胶堕指。吾知其中,至和者起。云何镇出,木火自燔。萤爝不救,烧空潦原。若海弥天,五浊流浪。孰能离垢,不入诸妄。不磷不淄,匪通匪介。大千如一,无有杂坏。光尘离合,泾渭自分。兹谓‘清和’,众妙之门。”(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