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代马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代马政 清代马政清代官民用马养马制度。《清史稿·兵志十二》: “马政: 清初沿明制,设御马监,康熙间,改为上驷院,掌御马,以备上乘。畜以备御者,曰内马; 供仪仗者,曰仗马。御马选人,以印烙之。设蒙古马医疗马病。上巡幸及行围,扈从官弁,各给官马。以副都统或侍卫为放马大臣,主其事。上谒祖陵,需马23000余匹,东、西陵需马4300余匹,悉取察哈尔牧厂马应之。迨乾隆时,每扈从用马匹辄2万余。嘉庆中,物力渐耗,停木兰秋狝。十二年 (公元1807年) 减额马之半。道光九年 (公元1829年) 如盛京谒陵,额马视乾隆时,约略相等,计取给厂马暨各盟长所进,盖26000余匹云。顺治十五年 (公元1658年) 定军马,亲王出征,马400匹,郡王300,贝勒200,贝子150,镇国公百匹,辅国公80,不入八分镇国公70,辅国公60,将军80,副将军70,护军统领、前锋统领、副统皆60,其下各有差,最少者护军、领催各6匹。康熙三十五年 (公元1696年) 敕出征兵1人马4匹,4人为伍,1伍主从骑8匹,驮器粮用具亦8匹。是岁,征噶尔丹,以兵丁马瘦,褫兵部尚书索诺和职。五十一年,核定军中职官马数,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16匹,侍郎以下递减,经略、大将军各25匹,副将以下递减。乾隆十六年 (公元1751年) 八旗牧官马27700余匹,以万匹于都城外牧养,热河千匹,各庄头2000匹, 余者分𢌿直隶标营。 圈马之设, 始乾隆二十八年,从都统舒赫德请也。满洲8旗,旗养马200匹。蒙古8旗,旗百匹。洎五十九年撤圈,分给各兵拴养。嘉庆十二年,谕成亲王永瑆议复圈马,大学士戴衢亨等会议,立章程十条,圈马仍旧。道光末,军兴遂废,后亦不复筹矣。同治元年 (公元1862年) 谕曰:‘马政废驰,积弊已深,以致军马罢瘠。牧厂大臣等应妥实整顿,差功罪以挽颓风,著为令。’ 溯自世祖入关,迄于康、乾之际,盛京、吉林、黑龙江、直隶、江南、浙江、广东、福建、湖北、四川、陕、甘、山东、山西诸省设驻防满洲营,马凡106400余匹,惟福建水师驻防僅数十匹。乾隆季年,定西藏兵制,前藏供差营马60匹,后藏20匹,旧塘43,共塘马220匹,新设番塘24,共番马918匹……” ☚ 清代田制 清代坛壝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