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代武选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代武选制

清代武选制

清代科举武官的制度。《清史稿·选举志三》: “武科: 自世祖初元下诏举行,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如文科制。乡试以十月,直隶、奉天于顺天府,各省于布政司,中式者曰武举人。次年九月会试于京师,中式者曰武进士。凡乡、会试俱分试内、外3场。首场马射,2场步射、技勇,为外场。3场策2问、论1篇,为内场。外场考官,顺天及会闱以内大臣、大学士、都统4人为之。内场考官,顺天以翰林官2人,会闱以阁部、都察院、翰、詹堂官2人为之。同考官顺天以科甲出身京员4人,会闱以科甲出身阁、科、部员4人为之。会试知武举,兵部侍郎为之。各直省以总督、巡抚为监临、主考官,科甲出身同知、知县4人为同考官。外场佐以提、镇大员。其余提调、监射、监试、受卷、弥封、监门、巡绰、搜检、供给俱有定员,大率视文闱减杀。殿试简朝臣4人为读卷官,钦阅骑射技勇,乃试策文。临轩传唱状元、榜眼、探花之名,一如文科。初制,一甲进士或授副将、参将、游击、都司,二、三甲进士授守备、署守备。其后一甲1名授1等侍卫,2、3名授2等侍卫。二、三甲进士授3等及蓝翎侍卫,营、卫守备有差。凡各省武生、绿营兵丁皆得应乡试,武举及现任营千、把总,门、卫、所千总,年满千总,通晓文义者,皆得应会试。惟年逾六十者,不许应试。其后武职会试,以武举出身者为限。康熙间,欲收文武兼备之材,尝许文生员应武乡试,文举人应武会试,颇滋场屋之弊。乾隆七年 (公元1742年) 以御史陈大玠言,停文武互试例。考试初制,首场马箭射毡球,2场步箭射布侯,均发9矢。马射中2,步射中3为合式,再开弓、舞刀、掇石试技勇。顺治十七年 (公元1660年) 停试技勇,康熙十三年 (公元1674年) 复之。更定马射树的距35步,中3矢为合试,不合式不得试2场。步射距80步,中2矢为合式。再试以8力、10力、12力之弓,80斤、百斤、120斤之刀,200斤,250斤、300斤之石。弓开满,刀舞花,掇石去地尺,3项能1、2者为合式,不合式不得试3场。合式者印记于颊,嗣改印小臂,以杜顶冒。三十二年,步射改树的距50步中2矢为合式。乾隆间,复改30步射6矢中2为合式。马射增地球,而弓、刀、石3项技勇,必有1项系头号、2号者,方准合式,遂为永制。内场论题,向用 《武经七书》。圣祖以其文义驳杂,诏增 《论语》、《孟子》。于是改论题2,首题用 《论语》、《孟子》,次题用 《孙子》、《吴子》、《司马法》。”

☚ 清代同考官   清代封赠制 ☛
000187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