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代大朝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代大朝仪 清代大朝仪清代元旦、冬至、万寿圣节等节日时,百官同庆举朝庆贺的仪式。《清史稿·礼志七》: “大朝仪: 天命元年 (公元1616年) 始行元旦庆贺,制朝仪。天聪六年 (公元1632年) 行新定朝仪,此班朝所繇始,崇德改元,定元旦进表笺及圣节庆贺仪。顺治八年 (公元1651年) 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3大节。康熙八年 (公元1669年) 定正朝会乐章,3大节并设。大朝行礼致庆,王以下各官、外藩王子、使臣咸列班次,所司陈卤簿、乐悬如制。太和殿东具黄案。质明,王、贝勒、贝子集太和门,不入八分公以下官集午门外。礼部奉表置亭内,校尉舁行至午门外陈两旁,奉表入太和殿列案上。鸿胪卿引王、贝勒等立丹陛。鸣赞官引群臣暨进表官入两掖门,序立丹墀。朝鲜、蒙古诸臣自西掖门入,立西班末。纠仪御史立西檐下东向者2人,丹陛、丹墀东西相向者各4人,东西班末8人,鸣赞官立殿檐者4人,陛、墀皆如之。丹陛南阶3级,銮仪卫官6人司鸣鞭。钦天监报时,皇帝出御中和殿,执事官行礼毕,趋外朝视事。驾出,前导、后扈如仪。午门鸣钟鼓,《中和乐》作,御太和殿,乐止。内大臣分立前后,侍卫又次其后护守之。起居注官4人立西旁金柱后,大学士、学士,讲、读学士,正、少詹事立东檐下。御史、副佥都御史立西檐下,銮仪卫官赞 ‘鸣鞭’,鸣赞官赞 ‘排班’,王公百官就拜位立跪。宣表官奉表出,至殿下正中北向跪,大学士2人展表,宣表官宣讫,置原案,《丹陛乐》 作,群臣皆3跪9叩。退,就立原次。鸿胪寺官引朝鲜等使臣,理藩院官引蒙古使臣就拜次,3跪9叩,《丹陛乐》作,礼毕,乐止,退立如初。赐坐,群臣暨外臣皆就立处1跪3叩,序坐。赐茶毕,复鸣鞭3,《中和乐》作,驾还宫。乐止,群臣退。” ☚ 清代亲政仪 清代常朝仪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