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混江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混江龙

混江龙

朱庭玉 “可爱中秋”套



其二 无名氏 《陈州粜米》

其三 康进之 《李逵负荆》

其四 王实甫 《西厢记》

全曲九句:4,7。4,4。7,7。3,4,4。此曲出于诸宫调,属〔羽调〕,北曲并入〔仙吕〕。诸宫调第二句后,多三字句一句,北曲省去。第一句及第七句,诸宫调皆不用韵,元散套尚偶有见者,如白朴“金凤钗分”套及朱庭玉“可爱中秋”、“所欠唯何”套。第七句三字句前多用衬字,或作两个三字句,都是向七字句过渡的形式。七字单句前又增七字作对句,如第四式,则全曲成为十句体。七字单句或对句,是用得较多的两种体式。四字句及七字句均须作对语。
其五 增四字句 顾君泽 “四海飘蓬”套

其六 增三字句 无名氏 《百花亭》

其七 增四字句又增三字句

刘君锡 《来生债》



元杂剧〔混江龙〕增句甚为普遍。《元刊杂剧三十种》增句者有二十五种。增句都用在第六句下。增四字句为最多,一般增四句或六句,增十句以上者较少见,无名氏《锁魔镜》增 二十句为特例。增句字声平仄同第三、四句,必为双数,须作对语,偶句叶韵。亦有不叶韵者。元刊三十种中,增四字句叶韵者十种,不叶韵者有八种;《元曲选》百种,叶韵者四十种,不叶韵者亦有八种。增三字句者,亦必双数,作对语,偶句叶平韵。三字句短,一般增六句或八句,增十二句如尚仲贤《柳毅传书》是增句最多的一例。亦偶有不叶韵者,如李文蔚《燕青博鱼》、张国宾《薛仁贵》(元刊本)。复合式增句多在十句以上,元刊本宫大用《范张鸡黍》增四字句二十二句又三字句十二句,郑光祖《周公摄政》增四字句二十四句又三字句四句,可见其容量之大。复合式亦偶有不叶韵者,如王伯成《贬夜郎》增四字四句,又三字四句,皆不叶韵,且三字句收仄声。盖增句为带唱性质,只须平仄谐调,虽不叶韵亦无妨也。〔混江龙〕增句,至明、清而益臻复杂。郑骞《仙吕混江龙的本格及其变化》一文言之颇详,收在《景午丛编》下集。
☚ 八声甘州   油葫芦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火藥器部 > 炸雷 > 混江龍
混江龍  hùnjiānglóng

拉發水雷。其制與“水底龍王炮”相似,唯改信香發火爲火石、火鐮摩擦發火,使點火更爲可靠。創始於明,爲明軍實用水雷之一。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佳兵》:“混江龍。漆固皮囊,裹炮沉於水底,岸上帶索引機。囊中懸吊火石、火鐮。索機一動,其中自發。敵舟行過,遇之則敗。然此終痴物也。”參見本類“水底龍王炮”。

混江龍

(《天工開物》)

混江龙

混江龙

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有古体和近体两种形式。据清·周祥钰《九宫大成谱》,古体之字数定格及韵式作四、七、四、四、七、七、三、三、四、四(十句)。近体将两个三字句变为两个七字句而成。清·李玉《北词广正谱》:“此章句字不拘,可以增损。”在第六句后可增四字句或六字句,多少不拘,但大都以两句为一联,韵式以两句协一韵为通则。用于套曲中。如元杂剧《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中莺莺所唱“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一曲即是。

☚ 赏花时   油葫芦 ☛

混江龙

❶古代横跨江河的铁索。其作用是阻遏敌船通行。可固系于两岸,亦可设绞车操纵其升降。《晋书·王濬传》:“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索横截之。” 《元史·贺祉传》: “祉领舟师五百艘为先锋,攻五河口城。军还殿后时,宋兵以巨索横截淮水,号‘混江龙’。”
❷古代拉发水雷。其制与“水底龙王炮”相似,唯改信香发火为火石、火镰摩擦发火,使点火更为可靠。创始于明, 为明军实用水雷之一。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佳兵》: “混江龙。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然此终痴物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