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液态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液态氦

液态氦yetaihai

以液体形态存在的氦。氦原子是球形对称的,其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其它物质都小;氦原子的质量小,因而具有很高的零点能(液氦的零点能约为210焦耳/摩尔,约为其汽化热的3倍)。氦的这两个特性使得它很难液化。通常它总以气态存在,只有在极低温时才能以液态存在,因而氦是最后一个被液化的气体。氦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即4He和3He。4He的临界温度是5.20K,临界压强是2.26×105帕(2.26大气压)。在105帕(1大气压)下,4He的沸点是4.215K,3He的沸点是3.191K,当氦气的温度降到沸点时,它才会液化。欲使氦液化,可以先用液氢使氦预冷到-252.8℃,再经节流膨胀使氦气降温变成液态。液氦是1908年首先由昂纳斯在荷兰的莱顿城制得的。4He的相图上没有三相点,在沸点以下直至最低温度(~10-6K)为止,它一直保持液态,而且是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仍保持液态的唯一物质,只有当压强高于25×105帕(25大气压)时,它才能凝成固态。液氦在-269℃时的表面张力是0.12×10-3牛顿/米。液氦的密度也非常小,在-268.9℃时为0.26×10-3千克/米3。液4He具有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液态相—HeⅠ和HeⅡ。两相间的转变温度称为λ点。对应不同的压强,λ点的数值不同。在105帕(1大气压)下,当温度降至2.172K时,液4He发生二级相变,由HeⅠ转变为HeⅡ。压强增大时,转变温度降低。在λ点,比热值不连续,但潜热为零。液4He的密度在λ点有极大值,在λ点以下随温度的降低反而略有减小,趋于常数,这表明HeⅡ体膨胀系数为负。介电常数在λ点也不连续。λ点以下,HeⅡ传热本领特强,比金属在室温下的热导率高几百倍。HeⅠ具有普通粘性流体的性质,而HeⅡ却具有许多奇异的性质。例如,HeⅡ具有超流动性,即它可以完全无阻地流经极细的管道或狭缝而不耗损其动能。该特性是П.Л.卡皮察在1938年发现的,他发现HeⅡ流经间隙小于10-7米的狭缝时,粘度系数小于10-12帕·秒。氦膜流动是HeⅡ超流动性的又一表现。氦膜是覆盖于与液氦相接触的物体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其厚度约为50~100个原子厚度。当一容器浸入HeⅡ液池中,若开始时容器中液面低于外液池液面,则液体会通过氦膜完全无阻地沿器壁流入容器,直至内外液面相平。HeⅡ的另一奇异性质是喷泉效应。把一个开口容器填以极细的金钢砂细粉,置于HeⅡ池中,通过加热器使容器中的温度略高于外液池温度,这时HeⅡ即由氦池进入容器,使内液面升高,若容器的上端开有细嘴,则液体会从细嘴向上喷出,犹如喷泉,曾经观测到高达3×10-2米的喷泉。喷泉效应是由于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加而引起的。这个独特的现象首先是由Allen和Jones在1938年发现的。液3He根本不具有三相点,在绝对零度时要对其施加34×105帕(34个大气压)才能使它固化。由于3He的正常沸点比4He的低,因此抽去3He蒸气可能产生的温度比由4He所能得出的还要低,把3He的蒸气压减低到3.2帕时,可以达到0.4K的温度。液3He在约1K以上的温度也显示出负的热膨胀系数。1972年D.D.奥舍罗夫等人在0.002K的低温下发现了两个新的3He相,即3He-A相和3He-B相,均为超流相。
实验发现,当温度高于0.87K时,3He和4He是完全互溶的溶液;当温度低于0.87K时,溶液则分离成两相:稀3He相(稀释相)和浓3He相(浓缩相)。两相分离后,3He原子从浓缩相进入稀释相是一个熵增加的过程,会产生致冷效果。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稀释致冷机,是获得极低温的重要手段。

☚ 液态氨   亚稳态 ☛
000145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