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涇涇(泾)Jīng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注据 《姓考》 云: “系泾阳氏所改。”

涇jīng

❶水名。渭河支流。在陜西省中部。揚雄《河東賦》:“簸丘跳巒,涌渭躍涇。”
❷通“脛”,小腿。亦喻足下之處,面前。揚雄《蜀都賦》:“漆水浡其匈,都江漂其涇。”

“泾”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水名。《詩經·大雅·鳧鷖》:“鳧鷖在涇,公尸來燕來事。” 鄭玄箋: “涇,水名也。” 《周禮·夏官·職方氏》: “正西曰雍州,……其川涇汭。” 鄭玄注: “涇出涇陽。”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衆水 > 涇
涇  jīng

直流的水波。《詩·大雅·鳧鷖》:“鳧鷖在涇,公尸來燕來寧。”馬瑞辰通釋:“在涇,正泛指水中有直波處,非涇渭之涇。”字亦作“徑”、“俓”。《爾雅·釋水》:“小波爲淪,直波爲徑。”陸德明釋文作“俓”。一說,無風而起之波。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水利部 > 溝渠 > 涇
涇  jīng

指溝瀆。《宋史·河渠志六》:“淛西諸縣各有陂湖、溝港、涇浜、湖濼,自來蓄水灌溉,及通舟檝……並鎸之石。”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鼎韻》:“今吾蘇溝瀆多名涇者,如採蓮涇之類。”

涇jing

9BDC
“泾”的繁体。

涇jīng

J197
“泾”的繁体。

〖涇〗 粵 ging1〔經〕普 jīng

即涇河,源於甘肅省,流入陝西省時與渭河會合。由於涇河水清而渭河水濁,因此古人以「〜渭」比喻「清濁」、「是非」,有成語「〜渭分明」。《詩經.邶風.谷風》:「〜以渭濁,湜湜其沚。」(湜【粵 zik6〔直〕普 shí】湜:清澈的樣子。沚【粵 zi2〔止〕普 zhǐ】:水中小塊陸地。)

涇泾,金文;篆jīng

[氵(意符)+巠(聲符)→涇(《説文》:“涇,水。出安定涇陽幵(jiān)頭山,東南入渭。雝州之川也。從水坙聲。”涇,涇河,源出寧夏,流經黄土高原,挾帶大量泥沙,使河水變混,匯注於渭河,清濁不混,所以有“涇渭分明”之説。渭河若不正本清源,注意環境保護,也會變混,給人看到的將不是千古的涇渭分明,而是“同流合污”。)]
[明] 沈德符《野獲編·續編小引》:“然詠歌太平,無非聖朝佳話,間有稍關時事者,其涇渭自明。”

涇()


涇伯卣,殷周金文集成5226,西周早期
(涇)白(伯)乍(作)寶(尊)彝。
按: “巠”下訛變作“火”。

克鐘,殷周金文集成204,西周晚期
王親令克遹(涇)東至于京𠂤(師)。
按: 地名。

古陶文彙編3.427,戰國
孟常匋里人涇。
按: 从土。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6,戰國
慬(謹)亞(惡)以渫(遏)民涇<淫>。
按: “淫”字之訛誤。“渫(遏)”字從白於藍《郭店楚墓竹簡釋讀劄記》(《古文字論集(二)》 ,考古與文物叢刊第四號,2001年)讀。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12,戰國
出弋(式)兵革,辠(罪)涇暴□。

漢印文字徵
臨涇令印。

元仙墓誌,北魏
都督秦雍涇梁益五州諸軍事。

元爽墓誌,北魏
都督涇岐秦三州諸軍事。

元繼墓誌,北魏
都督雍涇岐華四州諸軍事。

元騰及妻程法珠墓誌,北魏
都督秦雍涇涼益五州諸軍事。
按: “巠”上省形。

元均之墓誌,北魏
都督秦雍涇梁益五州諸軍事。
按: “巠”下訛變作“土”。

胡明相墓誌,北魏
昭儀諱明相,安定臨涇人也。

崔頠墓誌,北齊
尚書僕射貞烈公之孫,涇州使君第二子也。
《説文》: “涇,水。出安定涇陽幵頭山,東南入渭。雝州之川也。从水巠聲。”

☚ 洮   渭 ☛
000034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