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集序》
北宋晁补之作。本文提出了事、文无关说,主张文章与事业分家,指出“文学古人之余事”,又以战国的士无事业可言,而“文章可喜”为例,说明事业不可无,文章只是“缘饰而行”而已。作者认为文章本身的功用不大,对个人说不足以“发身”(成就功名),对国家说更可有可无。这种文学价值观与曹丕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大相径庭。不过,两人的身份与立说的角度不同。曹丕身为魏太子,意在提高文学的地位,他的话标志着文学自觉的时代的到来;作者本是苏门文学家,也想建立一番功业,然而事与愿违,事、文无关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个人遭遇出发所发的牢骚。但从另一角度看,表明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文章独立的审美价值。因此,他将文学看作一种嗜好,一种艺术(“若钟鼎锦绣”),甚至将创作成就视为不幸命运的一种补偿。作者在创作上注重修养,注重功力,也出于他的文学价值观。